日前,臨沂劉女士遭遇了這樣一起尷尬事:從小商品市場買來一包衛生巾應急,引發身體不適,回家一對比,發現買來的衛生巾竟然是假冒產品。
不過,劉女士并沒有因為假冒產品價值小就忽略不計,她拿起電話報了警,沒成想,還真幫助警方打掉了一個制假窩點。
想不到衛生巾也有人造假
今年5月初,劉女士在出門辦事時遇到了不少女性都會遇到的尷尬事,隨后劉女士趕忙到距離不遠的臨沂小商品市場購買了一包“七度空間”衛生巾。
沒想到在用完3片之后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經過醫院檢查劉女士有些輕微炎癥。“我平時非常注意衛生,不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讓我一下想起了之前買的那包價格較便宜的‘七度空間’衛生巾。”劉女士回憶稱,由于家中還有從超市買回未用完的同品牌衛生巾,她趕忙拿出來做對比。
“外包裝基本一樣,就是生產日期的打碼方式有點不同。”劉女士稱,經過對比,二者的不同就比較明顯了,在小商品市場買回的衛生巾薄厚不一,而且單片的封口也不大好。而從超市買回的“七度空間”每片薄厚均勻,印在封口的藍色印記也較清晰,密封也嚴實。撕開包裝后,小商市場品買來的衛生巾有股淡淡的說不上來的味道,而超市買來的衛生巾卻沒有任何味道。
隨后,劉女士向臨沂市公安局蘭山分局反映了這一情況。
摸排后造假工廠被打掉
隨后,臨沂市公安局蘭山分局經濟偵查大隊三中隊正式對劉女士反應的情況進行了立案偵查,經過對臨沂小商品城的暗訪,偵查員發現了一輛運輸衛生巾的可疑貨車。
5月17日,經偵大隊三中隊民警根據貨車停放位置,找到了開貨車的王某甲,至此王某甲弟弟王某乙位于蘭山區某工業園內的造假廠浮出了水面。
民警在造假廠房內發現了大量還在制造的假冒“七度空間”衛生巾,有3個型號不同的機器正在制造初級棉條。這些棉條在制造好后,將會被拉到另一個倉庫由其他4名工人裝入印有“七度空間”的塑料包裝內。在生產車間內,辦案民警沒有沒有發現任何消毒安全設備。而王某甲用來運輸的貨車也為最普通的貨車,沒有任何安全消毒措施。
王某乙稱,在生產冒牌衛生巾前他一直開出租車謀生,2014年他和朋友在泉州開始注冊生產衛生巾,因經營不善工廠很快倒閉,2015年,他將設備運回臨沂開始租廠房繼續生產衛生巾。今年3月,有人到工廠推銷衛生巾包裝袋,并表示可以印刷任意品牌的包裝,在利益的驅使下,王某乙便大量購進了“七度空間”內外包裝,開始大量生產。
冒牌衛生巾真假難辨
6月30日,記者從經偵大隊三中隊拿到了王某乙生產的冒牌衛生巾,并從超市購進了一包同品牌同型號衛生巾進行對比,從外包裝上看,兩種產品確實真假難辨。
但打開包裝后,除了劉女士反映的兩點不同,記者發現,冒牌衛生巾雖然在外包裝上印有絹爽網面字樣,但內部實為干爽網面,且吸水效果遠不如正品“七度空間”。拆開后發現正品除鎖水珠外另外有一層吸水棉,而假冒產品卻沒有這層吸水棉。
“由于王某生產的衛生用品沒有消毒設備,所以即便看起來再類似,也可能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經偵大隊三中隊中隊長洪湘提醒大家,在買到這樣損害身體的小物品時切勿因為損失不大不放在心上,應該像劉女士一樣,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不讓不法分子逍遙法外。目前此案的嫌疑人王某乙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