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急雨,雖然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一些困擾和麻煩,但是也出現了很多讓我們感動的畫面。像雨中執勤的交警,積水中檢查排水設施的市政工人……很多看到這一幕的市民都在用微博等形式,積極傳播著這座城市的正能量。而昨日雨中采訪,記者也發現了幾個感人的事情。
現場一:交警積水中撈出9副車牌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朱彩玲實習生劉建宇)昨天的降雨,天橋區的降雨量最大,尤其是早上6點40至8點多的急雨,讓本來就容易積水的少年路又出現了大面積積水。天橋交警大隊北坦中隊的民警李慶國告訴記者,少年路因為地勢比較低,污水管道改造一直不成功,造成這一帶經常因下雨而積水,昨天早上的積水主要集中在少年路的西段,積水深度在30厘米左右。
因為道路積水,不少車輛的車牌被積水沖掉,“我一早上就撿了9副車牌,都是因為固封不是很牢固,被沖掉的。我們撿到的9副車牌通過微博、電話聯系,已經有8副被失主領走了,還有一副是魯D外地號牌已經與車主電話取得了聯系,明天過來領取。”李慶國告訴記者。
交警提醒,司機應將車牌多安裝幾個螺絲固定,同時要養成車輛定期檢測保養的好習慣,在大雨前后要仔細檢查車輛,松動的螺絲要及時擰緊,經過積水路段要根據情況控制好速度,涉水后應該立刻下車檢查車牌是否被沖掉。
現場二:高架橋下水口被堵,民警用手清淤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朱彩玲實習生劉建宇)昨天上午,一場急雨突襲泉城,北園高架北園立交橋東側由于處于低洼地勢,再加上排水系統的不暢,出現積水,在最右側車道積水達到四五十厘米,一些小型客車行至此處拋錨無法行駛,造成壓車。了解情況后,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大隊調度二中隊副中隊長凌美煌趕赴現場,民警將拋錨車輛推至不影響通行的地點后,一邊指揮車輛躲開最右側車道積水較深的地點,一邊趴下身子尋找高架橋的下水口,用手將堵塞下水口的垃圾、淤泥清理出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疏導,道路恢復正常通行。
現場三:公交司機合力抬車,共“救”出10多輛車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張夢堯)前段時間,本報曾報道了張莊路與經十路之間的興濟河路坑洼難行,相關部門后來進行了填補。不過昨天早上,一場疾雨把路面又沖壞了。路上的大坑卡了不少小車的底盤,小車動不了,后面堵車的隊伍有1公里。最終,27路車隊工作人員冒雨一個多小時,推出十多輛車,道路才恢復通行。
昨天早上7點左右,27路車駕駛員侯淑春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向車隊匯報,興濟河路段堵車十分嚴重,“前面有不少車陷在坑里開不出來,我的車已經20多分鐘沒動了”。
車隊人員得知后趕忙叫上房建、杜峰、劉忠君、馬廣濤等幾名駕駛員趕到現場,由于此路段已經堵車時間較長,車隊人員只有冒雨步行前往。此時堵車的隊伍已達1000多米,最前面兩輛轎車前后并排陷在坑中,車的底盤被卡住開不出來,而且雨水已經快要漫過轎車引擎蓋。車隊人員立即和司機一起將轎車從坑中抬了出來,并讓熟悉此路段的公交駕駛員在東、西兩邊指揮車輛繞開深坑。
由于雨勢較大,打傘也不管用,而且還需要推、抬陷在坑中的車輛,車隊七八名工作人員渾身已被雨水澆透。直到早上8:30,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車隊人員連抬加推,從坑中“救”出10多輛車,道路才逐漸恢復正常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