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1月13日)從山東省工商局獲悉,自3月1日起,山東省將正式實施新的注冊資本制度,有關推進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減少營業執照種類和文書格式等改革措施,目前正在起草實施意見、配套措施。同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也將于3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
優化營商環境、“寬進嚴管、高效服務”對促進市場主體活力的效果在2013年得到了充分印證。截至2013年底,我省各類市場主體達到412.6萬戶,注冊資本(金)達到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1%和20.7%,增幅分別比上年提高4.0和4.4個百分點。其中,自6月1日省工商局優化市場環境的“30條”意見實施以來,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46.1萬戶。
市場主體的數量直接體現市場活力。2012年底,我省萬人擁有市場主體的數量尚不足全國平均水平,在去年增幅明顯的基礎上,今年我省將繼續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將根據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依法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領域,會同相關部門推進并聯審批,更加方便創業就業。針對服務業,將放寬服務業登記條件,試行先照后證,對不涉及國家規定前置審批的經營項目,直接核定企業經營范圍。
寬進的同時,還必須嚴管。“市場監管必須加強,但必須改進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省工商局局長牛啟忠說。他表示,今年,我省將推動落實企業年檢改年報、暫停個體工商戶驗照、實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建立市場主體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等。
同時,我省將推動建設以工商部門為主的跨部門信息共享平臺和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體系,整合相關監管信息資源,形成政府主導、工商牽頭、多元參與、協同共治、法制保障的市場監管體系。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將于3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屆時,工商部門將通過系統公示各類市場主體的登記、監管、經營異常名錄等信息;市場主體通過系統公示年度報告、股東出資情況獲得資格資質等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皆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