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山東男生為讓妹妹念書瞞著親人打工養家 晚7年上大學
重慶晨報深度報道記者肖慶華
通訊員周聞韜報道
昨天周三,是趙青云課程最滿的一天。
這里是巫溪縣保家鎮塘埡村白鹿初級中學,四面環山,距主城有9小時車程。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大三學生趙青云,已來此支教3個多月。但他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兩年前,一封西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突然出現在趙青云的老家,這讓其父母驚愕不已,在他們的意識中,兒子早在2005年便考取了醫學院,畢業后已經是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了。
原本打算隱瞞一輩子的秘密被揭開了。
現在巫溪支教,滿足、輕松
早上6點半,趙青云就起床了。
10分鐘后,他出現在操場。所帶班級的孩子們已站好隊伍,準備做早操。激昂的口號聲在山谷中回蕩,新的一天開始了。
一、二節沒課,他回到寢室,順便打理了腮幫子上的絡腮胡茬,努力讓自己保持年輕。
第三節課是語文。他學的專業是物理,但今年9月來此支教后需要兼課,要上物理、生物、語文、歷史課,還兼任初二六班的班主任。
“在這里,所有人都叫我老師,沒有人來關注我的年齡,或經歷過什么。”盡管如此,趙青云的心中始終有一絲遺憾,是為逝去的青春,還是別的什么,他自己也說不太清楚。
緊鄰學校有一處巫溪較為著名的景點“一線天”,趙青云去過兩次,“時常走著走著發現沒路了、山窮水盡了,卻突然柳暗花明。”
這,仿佛也是在說他自己的故事。
9年前坐上火車,卻沒去學校
趙青云的老家在山東日照。
2005年,高三那一年的清明節,趙青云的父親因為工程虧損舊病復發,母親則常年生病,全家陷入困境。“妹妹當時正在準備中考。”趙青云突然意識到,如果自己繼續求學的話,迫于生活壓力,家人肯定就不會再讓妹妹上學了。但要讓父母同意自己放棄學業出去打工,也幾乎不可能。懂事的趙青云,心中有了盤算。
一個多月后,趙青云收到了山西省一所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家里人看到通知書都很高興,但學費又讓他們憂慮。”
趙青云反復跟父母強調,學費可以去辦助學貸款,上學期間還可以兼職賺生活費。同時,他還說服父母一定要讓妹妹繼續念書。
“瞞著父母,我心里很痛。但看到他們充滿希望的眼神,我又義無反顧。”當年9月,趙青云拒絕了父母陪同,帶著家里湊來的5000元“學費”,坐上了開往山西太原的火車。
在家人心中,兒子已經走上了一條光明大道;但在趙青云心里,卻是拋棄了一切,只留下了夢想。
打工時隱瞞真相,總怕說漏嘴
火車開到濰坊,趙青云便悄悄下了車。
他扔掉了錄取通知書,找到一家工地,成了一名建筑工人。他選擇攪拌混凝土,掙錢較多但最費體力,“咬咬牙,就過去了。”
趙青云開始琢磨著如何隱瞞真相。
“我跟父母聯系只用手機。錄取通知書里有一張山西的電話卡,我每次往家里打電話,都是用這張卡。”平時一有時間,趙青云就去上網,查看山西當地的民俗、天氣情況。
“有時候家里打電話來說太原要下雪了,得買棉衣了,我就不能說漏了嘴。”此外,趙青云還了解了大學的專業課有哪些、選修課有哪些、學分多少等等。發工資時,他就往家里寄個四五百元,說是自己兼職掙的。休息時,趙青云愛逛書店,買些跟醫學有關的書。
趙青云一直對家里隱瞞真相,父母以為他在山西好好地上著大學,對他打工一事毫不知情。寒假到了,趙青云參照大學放假時間,上了火車。回家后,父母會識破他的謊話嗎?
放假回家
他還故意露出學生證
在火車上,他暗自編造了一套自己在大學的生活軌跡,精細到宿舍號、室友名字、外號等等。回家后,他故意露出包里的醫學書,還把請人做的一個學生證也隨時帶在身邊。“我還故意帶點山西口音,比如說‘我’時,故意說成‘俄’。”
百密難免一疏。“父親有一次問我,你買票時學生證上怎么沒有蓋章?我當時急中生智,就說學生證像身份證一樣,可以刷磁,買票就不用蓋章了。”
寒假結束,趙青云重新出發,開始頻繁跳槽,先后在服裝廠、餐廳打工;推銷過保險,屠宰過雞鴨,還在外企當過保安。“主要是想多掙錢,一個地方待久了,擔心遇到熟人。”而接下來這幾年所發生的一切,既是趙青云一直所想的,但又讓他覺得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