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濟南12月19日訊(記者 王娜娜)18日,濟南市規劃局在官方網站公示了《二環西路兩側城市設計》方案,提出二環西路沿線發展的新模式,現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和建議。
根據方案,二環西路沿線將按照北中南三大布局形成6個特色節點,增強支路網避免交通擁堵,打造慢行走廊,道路沿線重要節點建設標志性高樓,塑造富有韻律的景觀環境。
用地布局規劃:北中南三大布局形成6個特色節點
規劃提出,進一步明確和突出二環西路在城市發展中的南北廊帶與軸線作用,按照北部(建邦大橋至濱河南路)綠色都市融合段、中部(濱河南路至臘山分洪道)中央門戶展示段、南部(臘山分洪道至現狀二環南路)休閑生活體驗段進行功能組織,結合主要交通線路、站點、功能與景觀軸線規劃形成大魏立交節點、小清河節點、匡山立交節點、會展中心節點、臘山立交節點和文化休閑節點6個特色節點,努力將二環西路沿線打造為西部新城與老城區和濱河新區交接融合的功能復合動脈。
北部綠色都市融合段以商業服務、生態居住功能為主,通過小地塊劃分構建多元復合功能,對保留建筑進行整治更新,以藥山-美里路、小清河景觀休閑帶為景觀軸線,打造大魏立交節點與小清河沿線節點,同時塑造三大活動空間:大魏片區商業空間、海那城商務空間、小清河濱水休閑購物空間。
中部中央門戶展示段以商務辦公、商業金融功能為主,規劃建設大體量的會展建筑和商業商務建筑,以西客站地標-匡山、西客站地標-森林公園、臘山-花圃公園為景觀軸線,打造匡山立交、會展中心、臘山立交打造三大節點:匡山立交節點、會展中心節點以及臘山立交節點,在此基礎上形成匡山商業空間、匡山立交商務空間、會展中心休閑空間以及段店商務空間。
南部休閑生活體驗段以文化休閑、居住功能為主,對部分廠房進行置換和改造,構建青龍山——山南路景觀軸線,主要打造一處文化休閑節點,塑造文化休閑空間;同時,在現有變壓器老廠房的基礎上,進行廠房功能置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形成現代感與科技感較強的文化創意產業空間。
路網規劃:增強支路網打造慢行走廊修建立體過街設施
規劃提出,以二環西路為骨架,適度加密兩側支路網,增強支路網集散到發交通能力。積極推進二環西路兩側次干路以下等級道路建設,按規劃完善區域內路網系統,合理分擔二環西路交通流量,分流到發交通;二環西路兩側道路網針對不同用地類型及開發量,對區域交通組織進行優化,并采用科學的交通管理措施,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規劃提出,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道路資源,合理利用道路、河道兩側綠帶、公園綠地及地下空間,營造舒適宜人的慢行環境。
慢行走廊以城市道路為主線,將綠地系統、公共交通系統及地下空間相串聯,并結合街道屬性、地塊特色,打造慢行廊道;注重慢行走廊與公共交通的銜接,慢行休閑走廊出入口與公共交通站點相鄰設置,在公共交通站點布設非機動車停車區,以便于居民出行換乘。
城市道路斷面充分預留足夠慢行空間,非機動車道不小于2.5m,人行道不小于3m設置;充分考慮非機動車與人行通行需要,盡量實現人非、動靜分離。結合高架橋橋下凈空條件及軌道交通站點建設,選擇合適的位置修建立體過街設施。
公共交通規劃:二環西路沿線設置3個等級15個換乘站
根據規劃,二環西路沿線采用公交線網客流接駁聚散布局模式,合理組織張莊站、后屯站、臘山立交站、匡山站4處軌道交通(大運量交通)站點以及12處BRT快速公交(中運量交通)站點和多處普通公交站點,充分發揮各種類型公交方式特長,提高公共交通運行效率。
本次規劃對公共交通換乘站點進行梳理并劃分等級,共規劃設置15個公共交通換乘站,按三個等級進行規劃建設,其中,一級換乘站以軌道交通站點為中心設置,共4個,分別為匡山站、后屯站、張莊站及臘山立交站;二級換乘站,主要為中運量交通間的換乘站,共3個;其余為單一的中運量站點,主要承擔中運量與普通公交的接駁換乘,即三級換乘站,共8個。
空間形態規劃:沿線重要節點規劃標志性高樓周邊呼應“高點”
規劃提出,按照開敞與連續相結合的原則,沿道路同側界面的建筑統一退線、統一風格,強調臨街建筑界面的整體性特征,在節點周邊形成呼應“高點”,結合兩側公園綠地以及生態休閑綠地形成開敞空間,塑造富有韻律和變化的天際輪廓線和優美宜人的景觀環境。
沿線建筑高度控制注重與西客站超高層建筑相呼應,在沿線重要節點處規劃標志性高層建筑,其他建筑以小高層建筑為主,結合兩側的公園綠地以及生態休閑綠地形成開敞空間,增加沿線兩側建筑的天際線輪廓的韻律和層次。
規劃通過景觀主軸、景觀分段、景觀節點、綠色景觀視廊、水系景觀帶、綠色開放空間等要素對區域進行整體控制,在二環西路沿線構建連續的綠地系統,并承擔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滿足居民休閑娛樂要求、組織城市景觀、美化環境和防災避災的城市職能。結合沿線自然地形和風貌的特點,采取點(均勻分布的小塊綠地)、線(道路綠地、各個組團之間的綠帶)、面(公園綠地)相結合的方式把綠地系統進行串聯,形成整體。
規劃地塊建設強度分為五個強度控制層級,建設強度的控制應與建設高度相結合,軌道站點周邊與重要節點地塊保持高強度開發,沿二環西路兩側地塊為較高強度開發,在大魏立交節點、小清河節點、匡山立交節點、會展中心節點、臘山立交節點以及休閑中心節點6個節點的地塊建設強度應在容積率3.0以上。上下匝道口應以低強度開發為主,以避免高強度建設帶來的交通擁堵。
《濟南市二環西路兩側城市設計》在濟南市規劃局門戶網站(http://www.jnup.gov.cn)進行公示,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
公示時間:2014年12月18日—12月31日
意見反饋地址:歷下區龍奧大廈F635房間,郵編:250099
意見反饋電話:66605315
意見反饋郵箱:ghjg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