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如何轉移接續? 轉移前后 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改革后,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職工等城鎮從業人員統一實行統賬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兩者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是一致的,有利于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人員的有序流動。”韓金峰解釋,具體分兩種情況:一是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范圍內(指設區的市,含省直)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的,只轉接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二是參保人員跨統籌范圍轉移或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的,在轉接養老保險關系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并按規定轉移部分基金。
“無論哪種轉移,轉移前后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都連續計算,參保人員的利益不會因轉移而受損。這就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和人員正常流動,打開了通道。”韓金峰說。
職業年金如何建? 單位和個人 按工資比例繳費
韓金峰介紹,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提出要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這種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在實踐中,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以企業年金的形式存在和發展。這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為改革范圍內的所有工作人員(不包括已退休人員)建立職業年金,有利于進一步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職業年金的資金來源由兩部分構成,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這兩部分資金構成的職業年金基金都實行個人賬戶管理。工作人員退休時,依據其職業年金積累情況和相關約定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下一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還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制定我省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