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護照回國向警方求助
丈夫跪地苦求換不回妻子離去的心
沒有護照又身無分文,無奈之下羅代美一行4人只能向蒼南警方求助。面對出入境民警的問詢,4名越南新娘只稱護照被夫家扣押無法回國,對于夫家其他信息只字不提。
幾經查證,民警終于聯(lián)系上遠在聊城的丈夫們。一聽說離家出走的妻子竟在蒼南,丈夫們與其他家屬連夜坐車趕了過來。
據羅代美的丈夫楊某稱,他們哥兒幾個選擇娶越南新娘的原因就一個字——窮!
“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娶媳婦要置辦婚房還有其他彩禮的。我們幾個條件不好,買不起鎮(zhèn)上的房子,所以都40歲的人了還沒娶上媳婦。”楊某告訴民警,他們也是聽人說娶越南新娘特別實惠,不但人美而且勤儉持家,最重要的是只需要幾萬元就能娶回家了。
眼瞅著家里催婚催得緊,幾番考慮下,楊某和同鎮(zhèn)的3個單身漢決定走一趟越南,“買”個越南新娘回家。實際上,他們支付中介的那幾萬元錢幾乎是家中全部的積蓄。
看著眼前的妻子們,楊某等人好說歹說了半天都無法使其回心轉意。情急之下,這幾個人高馬大的山東漢子竟當場下跪,哭求妻子回家。
可惜,4個越南新娘中只有1位被丈夫的執(zhí)著所感動,表示愿意回夫家繼續(xù)生活,其余3人鐵了心要回國。蒼南出入境民警只好盡快為她們辦理了護照,并聯(lián)系有關部門處理相關事宜。
4月17日,浙江在線記者自蒼南警方處獲悉,3名越南新娘已于4月16日下午踏上回國之路。
警方:警惕黑中介“坑”人
專家:涉外婚姻維系沒那么簡單
據警方介紹,隨著這些年到越南找新娘的人越來越多,彩禮錢和給媒婆的中介費也水漲船高,目前以5萬至7萬元最為普遍。
“嫁來我國的越南女性大部分未受過正規(guī)的教育,只有少數人具有初中或者高中文化水平。嫁過來之后,她們基本上在家從事家務或簡單的手工勞動。這種跨國的婚姻,會因為語言、生活習慣、文化風俗上的差異和分歧維系這類婚姻的有很大難度。”負責此次案件的蒼南出入境民警表示,不僅如此,也有國內外的“黑中介”打著介紹婚姻的幌子詐騙定金,而這種通過花錢購買的婚姻不受國家法律保護,一旦被騙婚,彩禮錢也很難被追回。
中國紅娘網婚戀專家畢曉寧接受浙江在線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國內一切婚介機構不得受理涉外婚戀中介業(yè)務。“這是因為國內婚介行業(yè)對于外籍人士的個人家庭、婚姻及其他多方面情況無法進行準確的掌握,比如一名老外是否在自己國家已經結婚,但在婚介機構登記稱單身,一旦我們幫這種客戶配對成功,便會導致重婚的違法情況發(fā)生,具有一定風險性。”
畢曉寧坦言,其實近年來外籍人士向國內的婚介機構提出婚介服務的需求量大幅上升,且多數能出具由所屬國或駐華使領館開具的未婚證明,經鑒定真實有效,但礙于法律局限,均無法受理。“這一塊市場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未來也許國家會對此(涉外婚介)進行開放,但必須建立在具備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之下,否則便讓婚介詐騙有漏洞可鉆。”
對此,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王平直言,涉外婚姻的維系“沒那么簡單”。
王平表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一段正常的婚姻維系需要有經濟收入及社會結構網絡等因素組成,“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在有穩(wěn)定收入的保障下,還要有和諧的家庭關系和正常的社會人際交流。”
大多數人認為,涉外婚姻維系的難點在文化差異上。王平指出,所謂的文化差異并不是涉外婚姻中會存在,本國的異地婚姻也會存在,但只要有夫婦中一方能夠接受并融入對方的文化思維,雙方保持順暢的溝通,婚姻生活依然可以很和諧。
但在“越南新娘”的案例中,男女雙方往往存在勢力結構失衡的情況,女性變成絕對的弱者,又沒有一定的社交網絡,長期導致精神壓力疊加,最終出現(xiàn)婚姻危機。
在以往的研究中,王平與同事們還發(fā)現(xiàn),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涉外婚姻的情況也發(fā)生了變化,從“走出去”變“引進來”,從“人挑我”到“我挑人”,顯示著中國民眾對于外籍對象的選擇余地在提升,且要求也越發(fā)“高精尖”。另外,涉外婚姻中“男老外配女華人”的標準模式也逐漸被打破,中國男性以溫柔體貼、勤奮顧家等優(yōu)點越來越受各國女性的青睞。
此前,新加坡《海峽時報》曾刊出一篇“新加坡女愛嫁中國男”的報道,稱不少新加坡的女性在擇偶時更偏向于找一位中國丈夫。而這種現(xiàn)象,在俄羅斯、日本、韓國等亞洲鄰國也更為普遍。
王平表示,在接受一段涉外婚姻前,當事人雙方還是要慎重考慮,以防受不穩(wěn)定因素的影響造成家庭和情感上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