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河道整治一新,不再漂滿垃圾。 記者趙云龍 攝□本報記者 趙云龍 實習生 趙述評村子里的河道整治一新,不再漂滿垃圾。 記者趙云龍 攝□本報記者 趙云龍 實習生 趙述評

  走進有著古老傳說的長清區萬德鎮拔山村,潺潺流水緩緩而過,街道整潔、柳綠花紅,更顯春意濃……伴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的漸進,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得以誕生。今年,濟南還將創建3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100個左右的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鄉村環境大變樣

  鄉村里,總不缺少古老的美麗傳說。拔山村位于濟南南部山區的最南端,相傳,八仙過海途中曾在此地歇腳。走進這個藏身于綿延山脈的小村落,一樹樹櫻花正笑面示人。得益于美麗鄉村建設進程的推進,村里的背街小巷全都得到了硬化,立體式翻斗垃圾箱“上崗”,保潔形成常態化,昔日“出門時垃圾擋路、下雨時道路泥濘”的景象,早已消失不見。

  和拔山村一樣有著古老傳說的鄉村還有不少,長清區店臺村就是一個。村子里的一棵槐樹,從宋代起就屹立在此,樹旁的石板路更是被村民們稱為“御道”,相傳,這條石板路是古時帝王前往泰山的必經之路。沿著石板路前行,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街道、潺潺的流水。街巷邊,村民坐在自家門口,怡然自得地沐浴著陽光。

  環境提升成效顯

  富裕、宜居、秀美、和諧、活力……這是濟南的“美麗鄉村建設十字方針”。這也意味著,濟南打造美麗鄉村的真正目的,并不只是為了“扮靚”村莊,還包括激發村莊活力、發展特色產業、提升村民幸福指數等。行走在美麗鄉村,不難發現,這些村落的產業發展也已出現頗多亮點。

  在拔山村,村民依托鳳凰嶺景區等旅游資源,主打“鄉村旅游牌”,村里一座座農家小院干凈整潔,每逢節假日,游客總是絡繹不絕。而在以茶聞名的馬套村,茶葉產業的發展同樣令人欣喜,如今已形成了“立泰山”、“將軍山”兩大長清茶品牌。

  而在店臺村,村民們入股組建了龍鳳莊園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櫻桃、核桃、蘋果、桃、梨、山楂、石榴等,預計開園后可實現“三季采摘”,這將使村民收入再邁上一個臺階。

  村民生活上臺階

  在這些美麗鄉村,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恣兒。為解決村里老人的養老問題,馬套村建成了幸福院,老人們可以在這里鍛煉身體、免費用餐、查體等。“我早上就來這兒鍛煉身體,中午就留在這兒吃飯,飯菜很可口。”說起村里的幸福院,已年過八旬的村民段崇珍笑容滿面。

  在美麗鄉村中,一個個惠民舉措層出不窮:拔山村建成了文化大院,開放了文化書屋;店臺村建起了沼氣池,沼氣、沼渣、沼液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打造美麗鄉村的路上,濟南步伐漸進。據了解,今年,我市將新創建3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縣(市)區級美麗鄉村示范村。而且,還將按“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整體推進”的思路,在每個縣(市)區新增1條美麗鄉村精品示范線路,在全市農村重點建設9條左右交通便捷、主題突出、特色明顯的美麗鄉村精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