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色宴

  1 、烤全羊

  以五蓮黑山羊為主料,用頭、脖、內臟(老百姓稱其“羊軟架子”)做羊雜全湯,羊廓子(老百姓稱去掉羊頭、羊脖、羊下水的羊軀干“羊廓子”、羊內臟為“羊下水”)用炭火慢烤,邊烤邊涂抹花生油、花椒油、辣椒、孜然、鹽、白胡椒粉、姜粉等調料,烤成后,肉色金黃,脂油欲滴,外焦里嫩,味道鮮美,佐以羊雜湯,是山里人家宴請貴賓的大餐。

  2、光明寺素席

光明寺素席光明寺素席

  五蓮山護國萬壽光明寺自明萬歷三十五年落成后,備受皇族眷顧,朝廷各部、司衙門、各省官員、周邊鄉紳富賈為光明寺護法者數不勝數,光明寺五觀堂、東齋堂、廖天閣(三處地點按品級分別對待)自是賓客絡繹不絕。招待宴席為“光明寺素席”,當時能吃到素席全宴的必是十分榮耀之人。素席以魯菜為主,以潮州菜、淮揚菜、川菜、蘇菜、浙菜為輔,采用煎、炸、炻、烤、燉、拌、醉、鹵、扒、糟、煨、扣、溜、炒、熏、燜、扛、腌、熗等工藝,流水36道大菜,144道配菜,極是豪華奢侈,于是光明寺素席名聞天下。近期,經整理挖掘,已逐步恢復光明寺素席。

  3、九仙神仙宴

九仙神仙宴九仙神仙宴

  傳說九仙山有一套“九仙神仙宴”,是九仙山神招待八仙時所創,有四類主原料,既東海水產、東北珍禽、南方稀蘑、九仙山珍。12道主菜,48道配菜,流水上席,八仙大快朵頤,致使參加王母蟠桃會竟品不出天上美味。現經整理挖掘,已推出鐵拐李脫胎換骨、呂洞賓兩戲牡丹、漢鐘離咸陽問道、張果老瞞天過海、何仙姑羅孚獻桃、藍采和踏雪尋梅、韓湘子秦嶺弄笛、曹國舅濟陽笏版8道主菜,48道配菜,1道八仙過海湯品,備受青睞。

  隨著旅游業的興起,五蓮縣五蓮山、九仙山、大青山等旅游區域的地方老百姓挖掘地方飲食文化,整理出豐富多彩的農家宴,備受城里人青睞。

  農家宴

  1、菌子宴

菌子宴菌子宴

  以當地山區野生菌類為主原料,分為鮮菌、干菌兩類,主要有粘莪子、金錢菇、松楂、辣莪子、雷莪子、鴨蛋綠、金雞黃、山耳、地揭皮、松莪、雪菇、栗花等品種,當中以粘莪子最常見,以栗花最為珍稀。山里人用煎、炸、烹、炒、涮等各種辦法配以豬肉、雞肉、辣椒、蒜等佐料,做出豐盛的全菌宴,成為時尚高檔宴請菜肴,并流傳著“四條腿(豬)不如兩條腿(雞),兩條腿不如一條腿(山菌)”的營養俗語。

  2、山珍宴

  舊時山里人貧窮,平日葷食極少,于是撲捉螞蚱等昆蟲火燒后下酒解乏,現已演變為昂貴的宴請佳肴。主要有蛤蟲、蜂蛹、蝎子、螞蚱(“蹬倒山”為上品,“老刀”為中品,“過冬寒”為下品)、銅孩、戲子、水牛歪、蟬(俗稱老蚧瘤)、嫩蟬(俗稱白蚧瘤)、蟬蟲(俗稱蚧瘤龜)、松虎、豆蟲、椿樹蛹、山蠶、家蠶、黃蜂蛹、土蜂蛹、刷木夾子罐等,主要采取油炸的做法,也有小火慢熥(如老蚧瘤),也有炒的(如豆蟲,去掉內臟,佐以青椒、雞蛋炒制),還有用嫩蚧瘤與豬肉剁碎做餡包水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