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煙臺結婚的新人特別多,在喜慶的同時,讓我們算算經濟賬。“如果不是兩方家里幫忙,我們兩個人得忙活十多年!”昨天,上月剛剛結婚的市民小李告訴記者,他婚宴加旅游花了16萬元,加上買車、買房和裝修,總共花了150萬元,相當于他25年的工資。
要面子買房又買車
“其實我們也不用花這么多錢,先租房住公寓就能省不少錢!”小李告訴記者,因為他們兩人都是獨生子女,兩方父母希望他們的婚禮辦得體面點,一定要他們在自己的房里結婚。兩方父母都贊助了一點兒,他們又辦了公積金和商業貸款,花105萬元買了一處120平方米的樓房。
“本來我們兩人住也用不了這么大,但考慮到生孩子后需要老人來幫著照顧,而且以后老人可能也需要來住,我一步到位買了個這么大的!”小李說,他們兩人老家雖然都在農村,但雙方父母掙錢也不少,幾十年掙的錢都不舍得花,現在他們要結婚就幾乎都拿了出來。
“裝修花了9萬元,置辦家具、家電什么的又花了5萬元。”小李說,結婚前,雙方父母又拿錢讓他們買車,這又花了15萬元。
“有了車回老家看父母也方便,在這里上下班也可以用。”小李告訴記者,“兩方父母也是看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有房有車的,有點攀比心理,怕面子上不好看。”
一場婚禮花了14萬元
“兩方的親戚、朋友,加上兩方的同事,婚禮請了28桌客!”小李說,“我們訂的標準是每桌2888元,光請客就花了8萬多元。” 小李說,因為各項花費太多,他記賬時基本是千元以下就四舍五入了,都記到千位數。
“除了婚宴的8萬元,結婚照、婚紗、婚車和攝影、攝像、主持等花了2.5萬元,婚戒、服飾花了3.5萬元。”小李說,“婚后雖然又累又乏,但為了不留遺憾,我們又出去浪漫七日游,又花了2萬元。”
“想想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應該留下完美的記憶,我們就沒有考慮省錢。”小李說,“雖然用了家里不少錢,但想想錢以后會越掙越多,我們就算預支了一下,以后會在父母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的。”
婚禮紅包收了9.5萬元
“結婚賬本記得最多的是人情賬——紅包,誰給了多少紅包得記著,該還的以后得還回去。”小李說,他們請了28桌客,到了270多人,收到的紅包總共是9.5萬元。
“個別的是我們以前參加過他們的婚禮,現在我們結婚也請他們來了,包括一些親戚朋友,但大多數是第一次我們先請人家來的,等以后人家自己或者是孩子結婚可能就要請我們去,我們去的時候也得拿紅包,到時候還得多拿一點。”小李說,“當初送請帖的時候我們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想到一些結婚沒幾年、孩子也小還不知道什么時間結婚的朋友都沒請,就是怕這人情賬沒法還。”
“其實送請帖的時候很為難!”小李感慨說,“親戚朋友無所謂,該送的都要送,就是一些同事得好好掂量,有一些關系一般的送可能讓人家難為,不送又擔心人家有意見,這個真是費了不少腦筋。”
小李說,他以前參加過一些同事的婚禮,但等他結婚時有的人換了單位聯系不上了,現在他也擔心自己請過的同事以后換單位,這樣就會欠人家的人情債。
20年前,新人結婚花了6808元
20年前的1995年五一之際,市民張先生和劉女士兩人結婚,總計花費6808元,收到禮金2640元,凈支出4168元,相當于他們當時半年的工資收入。YMG記者 滕新書
婚禮籌備共花了5111元
“可能是當年錢少需要精打細算,或是覺得欠著別人的人情需記著要還,忘了為什么,反正當時是每一筆開支都記下來了!”年近五旬的市民張先生昨天向記者出示了一張他當年結婚的賬單,上面清楚地記著每一筆錢的支出和流入,見證了他們當年婚禮的費用情況。
“婚禮籌備是花費的大頭,好在那時因為等著單位分房子不用買房,結婚時只是租房住,沒有買房這筆巨額開支。”張先生介紹,他的婚禮籌備費用支出主要包括購買家具、自行車、衣服、首飾、床上用品和新娘化妝,家具、衣服、首飾的花費都超過了1000元,自行車是423元,加上其他雜費,總共花了5111元。
“當時我的月工資大約是400元,一輛自行車比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張先生說,當時大家的工資普遍在三四百元水平,5111元大約就是他一年的工資。
請兩桌客共花了900元
“我們是回農村老家結的婚,家里擺酒席的費用是父母出的,自己只找了錄像和照相的,花了410元。”老張說,“我們回來后請客也只是請了在煙臺的親戚和單位關系特別好的同事,一共是兩桌客,總共花了900元——相當于我們兩個人一個月的工資;婚后答謝客人,又花了387元——這三項是花了1697元。”
老張的賬本上這樣記載:在老家結婚夫妻雙方的父母和哥哥、親戚朋友總共給了1340元的紅包;回到煙臺請客,收到親戚和同事的紅包1300元。
“當時在農村請客,親戚給的錢都不多,20元、40元、60元,父母和哥哥給100元、200元、300元的。回煙臺請客時,同事一般就給100元,關系特別好的給200元。”老張說,“那時還講究婚后答謝,除了一般的同事成天在一起,平時不見面和關系特別好的同事去參加婚禮后,又找時間到人家家里坐一坐,帶點東西,這部分人情花了387元。”
結婚凈支出總共4168元
“籌備婚禮花了5111元,婚禮、答謝花了1697元,紅包收了2640元,算下來凈支出是4168元,比我當年的全年工資少點,相當于我們當時半年的工資收入。”老張告訴記者。
記者查閱資料,1995年我省職工平均貨幣工資是5145元,算起來,老張當年結婚費用是當年兩個職工8個月的工資收入。
查閱2014年的煙臺的平均月工資為3992元,按比例推算,如果老張是去年結婚,在消費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在煙臺請兩桌客的花費應該是8380元,收到的紅包是12477元,婚后答謝花費3600元,收支盈余大約為497元。
相應推算,老張去年結婚的話,總費用大約是63872元,凈支出大約是38889元——大約能買一輛微型轎車——退回20年前,一個普通職工對一輛微型車是想也不敢想的。
煙臺結婚成本位列全國第七
目前各地的結婚成本有多高呢?整理某網站整理的“2014年中國城市最新結婚成本排行榜”顯示,深圳、北京、上海的結婚成本以208萬元到200萬元雄踞全國前三名,分別是深圳208.2萬元、北京202.8萬元、上海200.82萬元。
這個排行榜以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為標準,加上中等裝修、家電和家具、普通代步轎車、20桌(200人)中等酒店酒宴,紅包以當地標準計算,再加上蜜月旅行和戀愛成本,其他排名在前七位的城市分別是杭州178.2萬元、廣州128萬元、天津108.6萬元、南京102.8萬元、蘇州94.4萬元、武漢65萬元、成都55.4萬元。
按照這些條件計算一下煙臺的結婚成本,大約是一套房屋(以均價8000元計)64萬元;裝修5萬元,家電及家具共3萬元;普通小轎車8萬元;婚宴包括自帶酒、煙、糖人均300元,總計6萬元;紅包以每人300元計,總計6萬元;蜜月旅行1萬元;戀愛成本一年1萬元,這樣算下來,大約是82萬元,應該躋身全國前十名排行榜,處于第七位。(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