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評價到多方評價:辦學好孬大家說了算

  長期以來,中小學校以升學率為導向的應試教育扭曲了教育本質和價值追求。一所小學、初中,辦得孬好,什么樣的評價才能評得學校心服口服、百姓信賴?

  如何準確地考核一位校長,威海用了加權重的辦法?!拔覀兂浞挚紤]農村、薄弱和規模較大學校的辦學難度,科學設置職級評審難度系數和權重比例,如對31個班額以上的小學按1.03系數評分,對農村、薄弱學校按1.06的系數評分?!蓖J薪逃志珠L于勝濤說,“同時注重考核校長在學校原有基礎上取得的發展變化幅度,這樣才能激發校長的積極性和創造性?!?/p>

  根據我省發布的開展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我省將過去單純按升學率評價學校改為按規范辦學、創新發展評價學校;將過去按學生成績評價教師改為用師德和育人業績評價教師;將過去按考試分數評價學生改為用全面發展評價學生;將過去由管理部門單一評價改為社會多方參與評價。

  多元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健全區域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制度。將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學生課業負擔監測等結果定期向社會公布;改革學校校長評價制度;建立“底線管理+特色發展”的中小學辦學評價體系;建立學校、學生、教師和社會等多方參與的教師評價制度;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對學校辦學水平、校長辦學業績、學生體質和課業負擔等進行評價;建立學生、家長評價學校和群眾滿意度調查制度,等等。

  2015年,我省選擇部分市開展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試點工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2017年在全省全面實施。

  (□統稿:王桂利 采寫:齊靜 王原 彭輝 田可新)

  相關推薦:

  山東近70萬人今年高考 大學生當槍手將開除學籍

  微博七成網友關注高考加分 職業教育成熱搜詞

  山東故事之教育篇評論:教改深處應“見人”

  山東教改故事之特級教師的困惑 兒子一句話觸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