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榮成市港灣街道玄鎮村,村民張曉東15年無怨無悔替兄還債18萬元,被當地群眾稱為“誠信哥”。

  上世紀90年代初,音響、投影設備風靡一時,張曉東的哥哥也借錢做起這個生意。可好景不長,由于產品滯銷,賠了一大筆錢。經不住巨大的債務壓力,2000年,張曉東的哥哥外出打工,再也沒有回來。

  “哥哥一走,討債的人天天到我父母家里要錢,讓兩位老人著急上火。既然沒有大哥的消息了,我就要擔起責任,維護我們張家人的信譽。”面對眾多討債人,張曉東毅然做出承諾:替兄還債!

  張曉東有一身機電維修的手藝,1998年,他和別人合伙兒,開了一家機電設備廠。為了替哥哥還債,張曉東舍不得雇工人,白天忙完廠里的活,晚上還要騎著摩托車出去給別人修理機器。

  日子在被追債與想盡辦法還債中一天天過去,沉重的債務壓得張曉東一次次感到力不從心。“算了,你還是放棄替你哥還債吧!否則,你也會被壓垮。”有朋友勸張曉東。可他說:“人活著,就得言而有信。還債這個事再難,我也要堅持下去。”

  少則數千元,多則數萬元,從2000年到今年春節,張曉東一邊創業掙錢,一邊替哥哥還錢,粗略算下來,總計還了18萬元,把有據可查的債務全部還清了。

  “我壓根也沒想到這筆錢還能要回來。”張曉東替兄還債的義舉令不少債權人感到意外。桃樹園村的劉某曾借給張曉東的哥哥8000多元。當年聽到張曉東的哥哥離家出走的消息,心想錢肯定打水漂了。去年年底,劉某在一家魚粉廠偶遇張曉東,便和他提起了當年的事兒。張曉東看完借條后,二話沒說,回家就把8000元還給了劉某。

  如今,張曉東“無債一身輕”。每當說起那沉重的15年還債經歷,他總是那句話:“人活著,就得講誠信。欠債還錢,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