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郭樹清:“專家型省長”的山東四年)
李宏偉
2月24日,郭樹清告別山東,履任銀監會新職。此前此后,各類媒體要熱鬧一陣子,就像他赴任山東省長時一樣。任職的尋常變化能引起如此高熱度關注,這本身就說明了郭樹清的不同凡響。
從2013年3月到2017年2月,郭樹清在山東工作了4年。4年前,郭樹清是帶著情懷、帶著決心來到山東的。他說,我對山東的關注和感情由來已久,來到山東工作,我就是山東人。山東人民對他的到來抱以熱切期許。2013年6月,他以全票當選山東省省長,彼時掌聲經久不息。
4年后,郭樹清是帶著感情、帶著成績告別山東的。
有人注意到,短短4年,翻看他乍來時的照片,發現頭發明顯更加花白了。4年來,他秉持為民情懷,夙夜在公,用一系列來之不易的實績回應著人民的期待,把一個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改革促進派形象留在了山東,把一個直面問題、不回避矛盾、不畏難、敢擔當的實干家形象留在了山東,把一個務實開明、博學多識、儒雅風趣、可親可敬的學者領導形象留在了山東。
相信郭樹清會記著山東,就像山東人民想著他一樣。

“專家型省長”來了,一些人壓力山大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就我這旁觀者看來,山東的省長不好干。東部沿海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工業大省、農業大省、能耗大省、重化工大省。郭樹清來的時候,經濟環境并不寬松,現成的套話是:全球金融危機的余波遠未消失,經濟調速換擋,投資大幅放緩,經濟面臨沉重下行壓力。
在我國,當到一定級別的干部,基本上都有幾把刷子。郭樹清名聲很大,既在央行、建行、證監會等金融機構磨煉多年,又在貴州當過副省長,有地方工作經驗,還曾從事過宏觀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是經濟專家、銀行家。郭樹清乍到山東,我們最先聽到的評價是,領導太厲害,很多直接下屬表示,跟著郭省長不好干,感覺壓力山大。
郭樹清之前寫過好幾本書,包括《比較價格體制》《直面兩種失衡》《郭樹清改革論集》等,他到山東后據說網上都賣脫銷了。一些部門影印了來學習,發現即使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寫的文章,現在看都不過時。據一些廳局的說,聽郭樹清與大家研究討論改革和經濟發展問題,總有一種在上課的感覺。他經常開導下屬: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要死腦筋。
精準把握中央精神、經濟形勢,把政策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普通人明白,郭樹清的這份功力非一般人所能及。記得有一段時間網上有人炒作地方債問題,說什么的都有。在一次省政府常務會議上,他還是看起來那樣氣定神閑,用簡單幾句話就講清楚了事情的本質,還分析了解決之道,言下之意就是:重視地方債問題,但別大肆渲染,有的是辦法。
郭樹清不喜歡彎彎繞,更不喜歡客套話。對于那些照本宣科的匯報,他很多次直接打斷:這些話就不要說了,材料我都看了,直接說問題。而對于那些熟悉情況、有見解有能力的干部,郭樹清總是不吝贊賞。
學習能力也是郭樹清比較看重的。他被外界稱為經濟專家、銀行家,但他說自己原來是學哲學的,半路出家做金融,哪懂那些,后來全靠學習。他說這些,似乎是在給下屬以啟示。2016年,山東一個市企業聯保問題嚴重,一度影響到穩定。郭樹清親自推動問題的解決,并對該市市委書記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大加贊賞:這個同志來這兒當書記沒多久,原來也不是學金融、做金融的,幾個月時間就成為了金融方面的專家,學習能力很強。

荀子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對于如何推進改革,郭樹清常說的一句話:再難的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就個人觀察,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4年來,他堅決貫徹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對中央要求的事情,山東都盯著不放,積極推進,直面問題,不回避矛盾,他干了很多很實在的事,是個真正的改革促進派,而在經濟方面的寬廣眼界和深厚功力,又總能使他抓住那些關鍵中的關鍵,工作往往在山窮水復處呈現柳暗花明。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是郭樹清在山東主推的工作。翻看山東近幾年的報紙,4年完成省級改革試點30多項,正在開展的國家級改革試點120多項、省級改革試點近60項,財稅、金融、企業、農村、科技、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改革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得到中央改革辦的充分肯定,一些經驗在全國推廣;中小學去行政化、科研院所改革、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這些很難短時間見到效果的改革難點,在山東都有了重大突破。
深化省直機關住房制度改革,這事有多難,你懂的。涉及18萬名公務員,都是利益。一個人占幾套房子,有些人就是不騰退。這事郭樹清碰了,碰出了響聲,碰出了掌聲。他到實地調研,聽取方方面面意見建議,一句話:“有了政策就要執行、作了承諾就要兌現”。難題最終得到解決,收繳資金61.3億元,清退、整改多占住房286套,清退違規使用周轉房85套。
國企改革是改革的“深水區”。山東的國企原來都很牛,近些年由于結構問題,多是做二產的,能源資源型居多,效益下滑,據說一個階段還整體虧損。郭樹清親自主持深化國企改革方案的制定和修改,一位負責國企改革的官員曾坦言:有些觀點以前聽都沒聽說過。有了方案,就要落實。有人說,像摘掉國企高管官帽子這樣的措施,不是真擔當不可能推得動。
有件事曾轟動一時,就是肥礦集團幾百名職工徒步從肥城到濟南上訪。據說,后來這家企業成了郭樹清親自抓的國企改革案例。改革之前,經營困難、虧損巨大、冗員眾多、包袱沉重,已經淪為“僵尸企業”;改革之后,9條安置渠道讓職工各得其所,新公司輕裝上陣。能把那么多債務、那么多人的問題解決得差不多,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尤其是安排人,100個人能有1000個想法,棘手!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山東歷史文化厚重,傳統的東西多。這有好有壞,不好的一面,借用一句官話,就是觀念、體制機制創新任務繁重。郭樹清的辦法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研究,一件事情一件事情解決。正是這樣的工作作風給山東干部群眾留下了實干家的深刻印象。
郭樹清曾坦言,自己在山東財稅改革方面花的精力是金融改革的兩三倍。為改善全省財政狀況,他從深化預算制度改革、規范轉移支付、盤活存量資金到加強地方債務管理,每個方案都一一把關。山東財稅改革得以邁出重要步伐,公共財政因此更加成形,其間,郭樹清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是一句套話。把中央要求轉化為工作措施、工作步驟、工作成效,要付出披荊斬棘的艱辛,需要魄力,需要定力,需要擔當。正是在郭樹清的力推下,山東的此項工作向縱深推進。僅舉幾個方面:省級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從2013年的243項壓減到67項,3年減少了七成以上。變“行政安排”為“市場運作”,山東設立9個方面的政府引導基金,參股設立了51只子基金,切實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在2015年度省級政府財政透明度調查中,山東最為“透明”,大大減少了尋租機會。
“彩石山莊案”,影響大,比較有說頭。當時是全國涉及人數最多、標的額最大的群體性案件,一拖數年無法解決,購房者多次上訪。當購房戶數點著失而復得的購房款時,很少有人知道,解開這個“死結”的直接推動者,是郭樹清。“彩石山莊項目案”最終成為全國經典案例,被寫進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正像當時人們評價的那樣:郭省長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實踐課。
當然,還有郭樹清主導的金融改革。這一項,媒體上說的夠多了,但作為山東人,感受可能更加具體。郭樹清來之前,山東的金融產業分量相當輕。金改三年,熟悉山東經濟的看到了一筆賬:金融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1936.11億元,提高到2015年的3130.6億元,增長了61.7%;另有一些人則認為,產業發展還是小事,他們看到了另一筆賬:郭樹清改變了很多干部的思想,他們領會到了“金融是經濟的命脈”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近看是山,遠看成脈。觀察近幾年山東的改革發展,留下的印象是:近看是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但在一個一個難題解決之后,回首看到的卻是山山相連的渾厚畫卷。這大概就是功成不必在我,打基礎、利長遠的意思了。
“專家型省長”跑到農家看廁所

郭樹清不止一次表達對“嚴肅、認真、生動、活潑”這種工作態度的贊賞。從旁觀察,他倡導的這種工作態度的背后,是一種關心,一種情懷,或者說就是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吧。
郭樹清是嚴厲的。在全省安全生產工作電視會議上,針對缺席會議和替會的干部,他說:認為安全生產不重要的,可以辭職。在華商企業科技創新合作交流會上,他說:凡是大家遇到不公平的、違法的、損害自身正當權益的事情,直接給我寫信,我受理所有的投訴。
郭樹清是開明的。在企業家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他說:應當正確看待企業家的缺點和錯誤,即使是對那些違法犯罪的問題,也要做歷史的客觀分析和全面的公正評價。
群眾的關切、基層的呼聲,大事小事都不放過。郭樹清來山東之后開的第一個會是關于環境保護,抓的第一個問題是道路交通安全。2014年,山東在全國率先提高鄉鎮工作人員津貼補貼水平,人均增發300元,后來又提高到500元。政策實施得如何,郭樹清走到哪個市問到哪個市,有沒有困難,怎么解決的,一起出主意想辦法,不讓最基層的工作人員流汗又流淚。
對農村改廁改暖、鄉村旅游等問題的關注,帶有郭樹清明顯的個人印記。他說自己年輕時趕過車、種過地,當時也是一個月洗不上一次澡。來山東之初,他就去濟南南部山區調研農家樂,在會上不止一次介紹他發現的一些問題。他說,“那個時候也沒幾個人認識我,大家都講真話”。
就一個農村改廁,郭樹清至少五六次跑到農戶家里看廁所,從用什么設備、如何沖水、化糞池運行到味道大不大,都是對著具體問題的。有一次,為了查看改廁效果,他甚至在一個農戶家里試用了一下廁所。
在主持召開的最后一次省政府常務會議上,郭樹清說,雖然現在農村改廁進展很好,但大部分還是建在屋外,冬天上廁所還是很不方便,農村完全可以像城市里一樣把廁所和房子建到一起。這不僅是個技術問題,可能還有個觀念問題,住建部門要做好引導。
這也許就是平常所說的樂民之樂、憂民之憂吧。
郭樹清儒雅風趣,和藹可親,像你我一樣,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握著同樣花白頭發的人的手,他會說:你的頭發比我的好看,比我花得均勻。遇到問話對象因緊張而不知所措,他會馬上說:別緊張,慢慢說。會見或者會議拖時間了,他會對工作人員和媒體記者表示歉意:耽擱大家吃飯了,辛苦你們了。調研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他當場向校長“申請”:我退休后能不能來山大當個教授?
郭樹清很重視媒體的力量,經常說要做好政策宣傳,讓社會都知道。在山東期間,他每天必看人民日報、大眾日報,不僅看前面的新聞,后面的理論文章、副刊之類的也看,興趣很廣。記得報紙上刊發了一篇古代人物之類的文章,郭樹清看后還做了批示,大意是說這篇文章的作者寫得不太客觀,應該怎樣怎樣評價,其實是怎么怎么回事。他在大眾日報上發過幾次署名文章,專門叮囑不要發在頭版,后面的版上就可以。
印象中,郭樹清很少在周末安排那種勞師動眾的工作,比如說開大會、調研之類的,這是身邊工作人員比較歡迎的,至少不用周末經常加班。他說,休息時間自己喜歡在住處種菜,肥料是網購的,種的菜和市場上買的就是不一樣的味道,還是原來那個味。看起來,郭樹清和咱普通老百姓的愛好也沒有太大差別。

4年時間,其實很短。很多問題也許剛剛破題,郭樹清的頭發卻明顯更加花白了。
近距離觀察郭樹清,只是把一些印象寫在這里。此情此境,我想借以表達的是,心里確實有種不舍,濃重的不舍。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重復開頭的一句話:相信郭樹清會記著山東,就像山東人民想著他一樣。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