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學校開在“鉆石地段”

  國際學校進入中國市場后,經過了一個逐漸被市場接受的過程。 

  齊魯晚報記者梳理發現,上個世紀80年代國內出現國際學校,但只招收持有外國護照的學生;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國際學校快速增長。從2000年以后公立學校國際班和國際部大量出現。IEduChina中國國際教育網近日發布的相關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國際學校已超過730所。越來越多中產家庭為了孩子將來出國留學打基礎,更多地把孩子送往國際學校、雙語學校。

  “據說上海的國際學校一票難求,有的學校競爭激烈到30個學生里面才錄取一個,大量中產以上家庭迫切需要這種教育產品。”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齊魯晚報記者。而國際學校的選址也凸顯了高端教育產品的身價,日前開始招生的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其校區就位于房價高達10萬+的黃浦區新天地核心鉆石地段。

  英國著名教育品牌惠靈頓公學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在天津辦學,8年時間在中國開設了3所學校。去年惠靈頓中國市場總監在接待來華訪問的英國惠靈頓公學校長時,對方很感慨地說,158年來英國才辦了一所英國惠靈頓公學,而中國8年時間已經有了三所惠靈頓學校,有了1500多名學生。

  安生教育集團于1988年成立,多年來與北京四中、山東省實驗中學、山師附中、合肥一中等全國十幾所名校合作,舉辦國際教育。2015年,安生集團開始獨立創辦托馬斯(國際)實驗學校。目前,南京、上海、濟南三地的學校建設正在推進中。

  海信拿價值十幾億土地建私立學校

  近期,海信進軍教育產業引發業內關注。

  這所九年制私立學校選址青島市江西路11號,是由海信老研發中心遷走后騰出的地塊。

  對于這樣一處黃金地塊拿來干什么,海信內部也經過了幾番談論,最后決定在這里建海信文化教育產業園。

  圖為海信學校效果圖。對于這塊騰出來的黃金地段拿來做什么,海信內部曾經進行過反復論證。(資料片)

  對于學校的規劃建設細節,海信方面不愿多談,只是反復強調,這所學校是海信的“心血之作”,所有的硬件一定是一流的。從海信發布的招聘啟事中看到,海信希望招到高學歷、高資歷的名師,為此提供股權激勵和專家公寓。

  相關信息顯示,海信學校2018年招生,小學和初中共計招收300名學生。

  海信為什么會建一所學校?海信董事長周厚健坦言不止一個人問過他這個問題。“如果將該地塊進行商業運作,按照同地段商品房可售建筑面積和單價計算,可獲得十幾個億的土地開發收益,這塊巨大的收益相當于我們放棄了。”周厚健說。

  目前,除家電主業外,海信開始在房地產、智能交通、光通訊、醫療等行業尋求切入點,都取得了不錯成績,海信學校則是海信進入教育產業的第一步。

  而國內較早介入教育行業的是廣東碧桂園。這是1992年時,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作為乙方承接了順德的一處地產項目,后來因政府宏觀調控房子賣不出去,1994年將其改建成學校,與北京景山學校聯合辦學,成立廣東順德碧桂園學校。當時,碧桂園以10倍薪資在全國范圍內招到200多位優秀教師,并連續10期在《羊城晚報》做了《可怕的順德人》的報道,受到珠三角地區富裕家庭的高度關注,最終解決了生源問題,并促進了地產銷售。

  現在,碧桂園教育集團已更名為博實樂教育集團,有了獨立品牌,在全國7個省份擁有6所國際學校,11所雙語學校,35所幼兒園。

  而魯能集團也與德威國際教育集團進行合作,在魯能在北京的高端別墅項目魯能格拉斯小鎮辦幼兒園和中小學校(1-12年級)。這所學校將提供德威的國際學校課程。魯能主動引入國際教育資源,這讓它在其他別墅項目競品相比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