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3月10日訊(記者 王玉棟)全省衛生計生人事人才工作會議今天在濟南召開。未來5年,山東省將培養培訓全科醫生1萬名,達到每萬人2名以上全科醫生的目標。
強化基層 2016年衛生人才工作改革取得新突破
2016年,全省衛生計生人事人才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制定《山東省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徑,組建省屬公立醫院外部理事庫,省婦幼保健院、省胸科醫院、省精神衛生中心三家醫院召開了首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啟動了省屬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推進實施編制和新增人員備案制,組織公立醫院根據編制標準核定人員控制總量,截止目前,全省470家公立醫院完成備案工作,為促進人才流動、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了保障。按照城市三級醫院支援縣醫院,市、縣二級以上醫院支援鄉鎮衛生院的模式,從省、市兩級共選派300名優秀醫師到縣鄉一線服務,從縣級醫院選派40名青年醫師到省級醫院研修,做到了三級醫院對縣級醫院支援全覆蓋。拓寬基層衛生人才培養渠道,牽頭制定《山東省醫學生免費教育工作實施辦法》并組織實施,轉崗培訓全科醫生1729名。
明確不足 凝聚衛生人才工作合力
全省基層人才隊伍數量不足、整體素質較弱,結構不夠優,分布還不夠合理,缺乏有序的人才流動機制,大醫院對基層優秀人才的虹吸效應明顯,制約了基層人才健康發展。“高精尖缺”人才尤其是在全國有地位的高層次人才數量不夠多,自2012年以來,全省醫療機構就沒有再新增院士。這些問題的背后,是人才管理的體制還沒有完全理順,錯位、越位、不到位的問題并存;是人才評價、激勵保障約束、科學有序流動等方面的工作機制不夠完善;是人才發展的市場化、社會化水平不夠高。
突出重點 夯實基層人才隊伍
全省將繼續深入開展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推進助理全科醫生和全科醫生培訓,實施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力爭通過5年時間,全省培養培訓全科醫生1萬名,達到每萬人2名以上全科醫生的目標。加快基層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改革政策落地,切實讓基層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及時享受到政策實惠。認真做好對口支援工作,鼓勵大醫院醫師下基層、退休醫生開診所。推動城市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建立良好的業務協作和運行機制,增強基層首診吸引力。
重大人才項目適當向基層傾斜,不斷增強基層衛生計生服務能力。積極探索基層衛生計生技術人員“縣管鄉用、鄉管村用”管理模式,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吸引執業(助理)醫師和適宜衛生人員服務基層。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骨干人才培訓,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醫學學歷教育,著力提高基層人才的業務素質。實施鄉鎮衛生院缺編補齊計劃,對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到基層工作,簡化考試和聘用程序,盡快解決鄉鎮衛生院重點專業、關鍵崗位人才短缺的問題。努力引進和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爭取年內基本實現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完善全科醫師注冊、職稱晉升等政策,引導和鼓勵優秀醫療衛生人才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完善保障激勵機制,保障基層醫務人員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并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重點傾斜。妥善解決好村級計生專干報酬待遇、養老保障等問題。
優化管理結構 推進醫院院長職業化 專業化建設
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不僅取決于醫療設備的優劣、服務質量的高低和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取決于醫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優秀管理隊伍很有必要。加強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優化管理人才知識結構,探索建立符合衛生計生行業特點的管理人員考核體系和評價標準,采取教育培訓、交流學習等多種形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特別是要加強院長隊伍職業化建設。公立醫院院長應具備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五年以上醫療衛生工作經歷或其他領域管理工作經歷,且應當經過國家認可的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采取切實措施加快推進醫院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完善考核評價機制,用好考核評價結果,讓干得好的有激勵,干不好的有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