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煙臺4月6日訊 2016年,煙臺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14天,優良率達85.8%,“藍天白云”天數為342天,位居全省第二,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指標PM2.5改善幅度位列全省前三名。全市重點流域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均實現持續改善,市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3年來,煙臺共獲得省級生態補償獎勵資金1600余萬元。
去年我市開展專項檢查,整改涉氣項目382個。經過綜合治理,2016年,影響煙臺市區空氣質量的3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同比改善,一項污染物同比持平。其中,PM2.5、PM10、SO2濃度分別為39ug/m3、76 ug/m3、20ug/m3,同比分別改善13.3%、1.3%、4.8%;NOX濃度為33 ug/m3,同比持平。
完善治水方案,建立水生態補償機制。2016年,我市26條重點河流36個監測斷面COD濃度平均值為23.67mg/L,較2015年改善11.66%;氨氮濃度平均值1.47 mg/L,較2015年改善24.83%,市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
我市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大氣、水、在線監控、建設項目和危險廢物、輻射安全等方面的環保專項行動,共計檢查企業6000余家。
來源:中國山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