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原文]加大濟南新區申報工作力度,完成攜河發展空間規劃、黃河橋隧規劃,適時啟動濟濼隧道、齊魯大橋、鳳凰大橋等跨河通道建設,加快崔寨片區和新材料產業園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
[靴子落地]濟濼路穿黃,確定是隧道
濟濼路穿黃隧道設想自2005年提出后,歷經反復,一度“擱淺”。直到2015年5月,鵲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出爐,濟濼路穿黃隧道工程赫然在列,才宣告了該計劃的重啟。其后,2016年10月底11月初,濟南傳出打通濟濼路的消息。當年年底,全市工作務虛會和市委十屆十三次全會提出,為完善濟南新區發展,2017年將編制黃河橋隧建設規劃。
如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時啟動濟濼隧道”項目,有關濟濼路過河通道以何種方式跨河終于有了答案。9日,記者咨詢發改、規劃部門有關人士,側面證實濟濼路過河通道以隧道穿黃方式跨河。此前,濟濼路橋隧方案經過黃河水利委員會幾次非正式專家評審,水利專家比較傾向于隧道方案。雖然隧道穿黃方案勝出,因“地上河”地層構造和地質條件極為復雜,項目何時啟動尚無明確時間。
[新添通道]齊魯大道、鳳凰路北延跨河
跨河發展,交通先行。在濟南實施的“北跨”戰略中,有著“九橋一隧”的過河通道布局。截至目前,濟南黃河大橋、京臺高速黃河大橋、青銀高速黃河大橋、濟陽黃河大橋、平陰黃河大橋、建邦黃河大橋這6座黃河公路大橋已建成通車,在建的有長清黃河公路大橋、濟齊黃河大橋、石濟客專黃河公鐵特大橋。除了這9座跨河橋梁,還有18座浮橋為黃河兩岸群眾提供便利。
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濟南“跨河大橋家族”不僅有了新成員,而且一次就是兩座——齊魯大橋、鳳凰大橋。市政協委員、市規劃局局長賈玉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齊魯大橋、鳳凰大橋分別是位于西部的齊魯大道北延、東部的鳳凰路北延,而且規劃已完成,只待適時啟動。這樣一來,濟南從原有的“九橋一隧”的過河通道布局,加上在用的百年老橋——濼口黃河鐵路大橋,邁向“十二橋一遂”過河通道布局。
[全面融合]主城區全面對接濟南新區
“新增的兩座大橋絕不只是普通的公路橋,而是復合型過河通道,大橋規劃還預留了軌道交通、BRT過河交通形式。”據規劃部門有關人士介紹,這次新增的兩座跨河大橋一東一西分布,中部還有濟濼隧道,可以說是主城區全面對接濟南新區。
據介紹,新區在黃河北岸范圍包括天橋區桑梓店、大橋,濟陽縣崔寨鎮、回河鎮等。位于西客站片區的齊魯大道北延跨河后,正好對接桑梓店街道,將發揮高鐵、軌交優勢,帶動桑梓店街道發展;濟濼隧道過河后對接鵲山片區、大橋街道,借助軌交建設,使南部山區、中心城區有了快速過河通道;鳳凰路作為城區東部南北向交通主干道,連通經十路、新東站以及臨空經濟區,北延跨河后,將提升崔寨物流產業園區發展,使東部發展高地與新區“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