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齊魯晚報創刊30周年暨“漱玉平民杯”第二屆社區文化藝術節在歷下區姚家雁翔苑舉行,在活動現場,各大民間手工藝人展示了自己的手工絕活,并與參與活動的市民進行互動,現場教授手工制作技巧,活動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氛圍。

在現場,一位27歲的姑娘楊茜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在地方不大的展區,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娃娃和鉤編作品,很難想象這些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女孩子自己完成的。與其他有著多年資歷的手工藝人一樣,這位年輕的姑娘內心充滿了對手工藝品的熱愛。


據了解,因為自身的興趣,楊茜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鉤編,自己學習各類編織方法。最開始的時候,只是制作簡單的東西,做不好的時候會一遍遍的嘗試?!爸谱饕粋€簡單的機器貓時,耳朵和身體都有些不協調,就會一遍遍的重新做?!睏钴缯f道。

當別人都在玩從外面買回來的娃娃時,楊茜已經開始玩自己做的娃娃。楊茜說:“家里的擺件、掛件都是我做的?!睏钴缡且粋€比較宅的女孩,除了與閨蜜出去逛街相聚之外,休閑時間會宅在家里做自己喜歡的作品,有靈感時,經常會做到很晚。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也不是一天得來的。楊茜對于手工有著自己的執著,面對困難時,她表示曾未有過放棄的念頭。楊茜曾經為了一件作品忙到凌晨兩三點,當終于要完成剪線的時候,不小心把做好的成品剪壞,這使得前面所做的功虧一簣,那時候的她是崩潰的,但這些并未成為她前進路上的阻礙。到目前為止,楊茜完成的作品已達上千件,有些作品已經被人預定,還有一些已經出售。

對于楊茜的興趣愛好,家人非常支持。當有作品需要展出,楊茜忙不過來的時候,楊媽媽總會來幫忙。楊媽媽說,從小對女兒都是放養,她喜歡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現在會的手工都是跟女兒學習的。

對于很多新潮的80、90后來說,傳統工藝并不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對于楊茜來說,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每當遇到傳統手工藝人在編織作品時,楊茜總會停下腳步學習;在自己制作作品時,楊茜也會揣摩鉤編方法,在傳統的方法中加入新鮮的靈感。
擁有一雙靈巧雙手的楊茜有一個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夠開自己的工作室,與朋友相聚喝著咖啡談人生,與手工愛好者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作品,將這份對手工藝術品的熱愛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