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舉辦了一場非洲國家稅務信息化官員研修班,連埃塞俄比亞海關稅務總局副局長都來我們這里參加培訓。”14日作為山東受邀參加一帶一路峰會的企業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深深感受到一帶一路給山東企業帶來的商機。

  在14日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有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不僅一帶一路的朋友圈在擴大,中國宣布將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在這樣的利好之下,山東企業的機會在哪里呢?

  阿富汗記者也想來山東談一談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名叫賈天悅的山東青島小伙刷了屏。小伙子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家叫唐人飯店(Tang Chinese Restaurant)的中國飯店當廚師,而且幾乎是唯一的中國廚師。

  巧合的是,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時,記者在4000多名記者中巧遇了一位來自阿富汗的記者Parwiz khan。休息間隙,他一邊用中國手機刷著朋友圈,一邊享受著咖啡和甜點。他興奮地說,用微信他能第一時間看到家人的照片,很開心。

  Parwiz khan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他一直陪同當地政府部門官員在中國進行商務考察。除了北京,他隨考察團和目前已經去過了安徽和三亞。“我們國家剛剛從戰亂中恢復過來,百廢待興,特別需要跟中國加強合作和聯系,而“一帶一路”是個很好的契機,我們政府的考察團就是希望能在中國找到好的合作機會。”Parwiz khan說道。

  當聽說記者是來自山東的媒體時,Parwiz khan表現得頗為興奮,他聽說很多山東的大企業與“一帶一路”國家有非常多的合作和貿易,表示希望能盡快到山東來考察。

  巴基斯坦阿斯卡利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哈希博也參與了“一帶一路”活動,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由于父親是外交官,他小學、中學都在北京就讀,中途回國后,又到清華大學讀了研究生。2010年,他就職到了阿斯卡利銀行,被派到北京辦事處,直到現在。

  哈希博說,山東海爾在巴基斯坦建立的海爾-魯巴經濟區在當地非常成功,而作為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戰略項目的一部分,它比以往更成功,因為有很多新的政策和條款,給予其更多的利好。據了解,如今該工業園匯集了十幾家生產企業,其產量位于巴基斯坦工業園之首。

  高科技幫助 非洲解決稅務問題

  5月14日,中國絲路集團在北京同巴基斯坦FWO集團舉行了關于巴基斯坦能源領域的幾個重點項目的投資合作簽約儀式。中國絲路集團董事長閆立金告訴記者,此次簽約的項目,涉及石油、天然氣、煉化、水電站等多個大型工程領域,總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而且這次合作將采用全新的金融合作模式及項目管理模式。而未來山東企業將在具體的項目中參與進來,包括鋼鐵、基建、技術等方方面面的合作。目前,已有不少山東企業與其對接。

  在峰會上,中國宣布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于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

  這些話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看來,是實實在在的“蛋糕”。“以前我們說,走出去,跟國外一起搞基礎建設更多的是指鐵路、公路等,如今信息化也被當作了基礎建設等一部分,這恰恰給是浪潮走出去的機會。”

  他說,習主席提出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這表明,國家已經把發展大數據、云計算,實現信息互聯互通作為建設一帶一路核心舉措。

  去年,浪潮與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合作舉辦了一期非洲國家稅務信息化官員研修班,邀請到了包括埃塞俄比亞海關稅務總局副局長在內的26位來自9個非洲國家的財稅高級官員和專家,在浪潮進行了專業的課程及實踐培訓。

  “在非洲他們的偷稅漏稅現象也很嚴重,我們把中國的互聯網+稅務等模式復制到了當地,受到當地政府的熱烈歡迎。”孫丕恕表示,比如因為當地人消費也不善于索要發票,他們就把中國消費發票兌獎機制復制到當地,從而大大提高了當地市民索要發票的積極性。

  浪潮還在海外舉辦了500多場技術培訓和宣講活動,為埃及、埃塞俄比亞、南非、加納、吉爾吉斯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培訓10000余名技術專家和官員,輸出浪潮先進的云計算、大數據理念。

  他認為,中國理念不僅是成熟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更是中國基于信息化的社會治理理念。在一帶一路項目中,要把成熟的中國理念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讓他們少走彎路,多些坦途。

  日益擴大的朋友圈 讓山東企業機會多多

  據悉,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一帶一路中,我國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涵蓋互聯互通、產能、投資、經貿、金融等領域。

  從亞洲到歐洲、從歐洲到非洲,從東方到西方,“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如今,連美國都派代表使團前來參會,足見一帶一路的影響之深遠。

  北京——保爾森基金會主席、美國前財長亨利 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Jr。今天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亞洲地區走向互聯互通的大趨勢的一部分。他鼓勵中國在項目開發中采用先進的建筑、環境和透明度標準。

  閆立金除了是中國絲路集團董事長,還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理事長。14日上午與巴基斯坦簽約之后,下午他又會見了肯尼亞總統及交通部長一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閆立金表示,通過多年參與“一帶一路”的工作,他切身感受到沿線國家對我們的態度從觀望到接納的變化。“我今天下午剛與肯尼亞總統見面,他說很感謝中方能夠邀請肯尼亞參加會議。肯尼亞交通部長對我說,以前肯尼亞對一帶一路沒有這么重視,現在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參與這次峰會后是他們國家最重要的事情。”

  山東的機會越來越多了。據悉,山東對“一帶一路”沿線投資294.2億元,占全省對外投資總額的16.7%;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425.9億元,增長45%。比如,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項目開工建設,煙臺萬華成功并購匈牙利寶思德公司,濰柴動力在白俄羅斯投資設立汽車發動機及整車組裝企業。

  山東人買歐洲商品越來越方便了,去年開通的中歐班列,去年開行279列,運輸貨物萬噸。未來還會建設絲綢之路高科技園區聯盟、世界海洋科技聯盟;引進國際知名金融機構;推動“一帶一路”沿線通關、檢驗檢疫一體化,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也就是說不僅物流便捷了,高科技也越來越多,金融越來越發達,甚至市民網購的通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閆立金表示,一帶一路的利好是不是關乎每個人。

  記者觀察

  一帶一路大背景下 看網紅企業家的野心

  14日,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作為山東企業代表參加了一帶一路峰會。作為會場的“網紅”董事長,孫丕恕賣力向所有采訪的媒體講述浪潮參與一帶一路的工作,講述浪潮的硬件產品、浪潮的云計算技術、還有浪潮的服務輸出和理念輸出。

  “我這一天接待了無數波記者,名片也收了一大堆。”孫丕恕半開玩笑向家鄉媒體說道。記者發現,孫丕恕不愧是“網紅”董事長,幾乎所有參會記者都認識他。

  說到浪潮的一帶一路項目,孫丕恕如數家珍地給記者梳理起來。“我們的項目分成三大類,一類是產品,比如說把一些云計算的產品提供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幫助他們應用在民生、政府管理、教育、醫療等;第二類是產能、技術輸出,比如在當地建廠,包括在非洲、拉美、美國建廠;第三就是理念輸出,比如培訓。”

  據介紹,浪潮把中國現在的互聯網+稅務的模式、電子稅務局模式,介紹給“一帶一路”國家,像非洲、南亞、東亞地區,幫助當地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偷稅漏稅的問題。

  孫丕恕樂見互聯網已經被列入各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中。他認為,中國有責任幫助其他國家降低整個社會的運營成本,這就是“云+端”,即建大的數據中心。就像你有一部手機就能干任何事,但是你看不到數據交互在哪,其實都在“云”上。這就要求不光有網絡,還要有通信,由云數據中心作為基礎設施把它們連起來。

  如今,這些項目已經在非洲、拉美等國家展開,還在俄羅斯建了一個數據中心。通過產品的輸出、技術的輸出、理念的輸出、培訓的輸出,孫丕恕的“野心”是:把中國的方案變成世界的方案。

  記者接觸過很多同行,大多數人都會“抱怨”孫丕恕每次講的都是大數據、云計算,一點都不與民生接軌。而與浪潮業務類似的華為,成功從為B端提供計算設備轉而向消費類產品轉型,取得了不錯成績。兩者難免被拿來與之比較。

  記者把這個尖銳的問題拋給了孫丕恕。他說:“我們現在沒有直接到消費者的電子產品,但我們現在的大數據已經和每個人連在一起,可能每個人的數據都在我們的數據庫里,我們通過數據和服務把大家連在一起。比如現在推的愛城市網,需要手機下載使用,用戶獲得了便利的城市生活,我們得到了數據;比如,我們推的醫療大數據,每個人的數據都在我們這里,我們幫大家管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任磊磊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