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動人心的養老金又有了新動向。日前,人社部發布消息稱,去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為2362元,相比于2012年的1686元增長了676元,這也意味著在過去五年間,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平均每月上漲56.3元,年均漲幅達到8.8%。

  近日,人社部通過其官方網站,就各項社保待遇水平、養老金運行情況、異地就醫的進展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各項社保待遇水平如何?各項社保待遇水平如何?

  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2016年,這五項社保的待遇平均水平如何?

  養老保險方面,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達到2362元。城鄉居民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17元,月人均基礎養老金達到105元。

  醫療保險方面,職工醫療保險、居民醫療保險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

  失業保險方面,全國月平均失業保險金水平達到1051元。

  工傷保險方面,因工死亡職工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達到62.4萬元。

  生育保險方面,生育保險生育待遇水平達到15385元。

養老金運行有無虧空?收大于支,總體運行平穩養老金運行有無虧空?收大于支,總體運行平穩

  數據顯示,當前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2016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3.51萬億元,同比增長19.5%,總支出3.19萬億元,同比增長23.4%,當期結余約3200億元,累計結余3.86萬億元。

  從全國總體來看,仍保持收大于支,基金累計結余持續增加,確保了全國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人社部還透露,2017年一季度,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9708億元,基金支出8085億元,累計結余突破4萬億元,總體向好。

異地就醫進展怎樣?30個省份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異地就醫進展怎樣?30個省份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人社部表示,目前30個省份已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8個省份正式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啟動跨省異地就醫持卡結算。

  5月,人社部公布了首期開通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的名單,包括160個地區和1008家定點醫療機構。按人社部此前公布的計劃,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延伸閱讀延伸閱讀

  住房公積金八項新措施發布

  日前,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公布住房公積金繳存服務八項新措施,為中央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城鄉發展一體化、就業創業、創新創造、國有資產管理等領域出臺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舉措提供配套服務。

  1、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對于遷往雄安新區的單位和職工,保持其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同一性和繳存連續性,保障其享受與在京單位和職工同等的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權益。

  2、持有北京市居住證的在職職工,依法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范圍,與北京戶籍在職職工同等享有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權益。

  3、離崗創業的科研人員,與原單位保留人事關系的,享有與正常繳存職工同等的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權益。

  4、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經所在單位同意到其他組織兼職,取得的合法報酬可以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范圍。

  5、醫師在第一執業地點醫療機構以外的醫療機構執業,取得的合法報酬可以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范圍。

  6、鼓勵用人單位為港澳臺、外籍的科技創新人才繳存住房公積金,并享有與其他職工同等的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權益。

  7、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創業發展,經職工同意,企業可以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緩繳住房公積金。

  8、中央企業在推進“瘦身健體”、兼并重組、處置“僵尸企業”過程中,確保職工住房公積金有序轉移接續,維護分流安置職工的住房公積金合法權益。經批準實施破產的企業,為職工補繳的住房公積金,由企業在破產清算資金中解決。

來源: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