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爭取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技術交易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在我省新設分支機構
最近,經省政府同意,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
●爭取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技術交易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在我省新設分支機構
●支持青島與同濟大學、四川大學、美國佐治亞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合作建設分校區和研究院
●加快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建設
●支持中國農業大學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共建煙臺格羅寧根大學、北京大學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在濰坊共建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
●支持濱州學院組建山東航空學院、日照建設通用航空學院,推進籌建山東(濰坊)海洋技術大學……

最近,經省政府同意,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
加快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是推進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重要舉措,事關國家改革開放和區域協調發展大局。我省是環渤海地區的重要省份,深度融入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對于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對“協作推進教育現代化”“共建共享醫療衛生資源”“推進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等確定了具體實施意見。其中內容如下:
協作推進教育現代化
加強與北京、天津等地重點大學合作,支持聯合辦學。
支持青島與同濟大學、四川大學、美國佐治亞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合作建設分校區和研究院;
加快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建設;
支持中國農業大學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共建煙臺格羅寧根大學;
支持北京大學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在濰坊共建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
支持濱州學院組建山東航空學院、日照建設通用航空學院;
爭取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重點駐魯高校建設“雙一流”大學;
加快推進組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山東第一工業大學;
支持臨沂規劃建設王羲之詩書畫大學和沂蒙將帥詩書畫研究院、當代二王國際版畫藝術交流中心,爭取打造成為環渤海地區詩書畫藝術傳承教育基地;
推進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和德州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支持創建全國民辦教育發展試驗區;
推進籌建山東(濰坊)海洋技術大學,支持臨沂等市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集聚區。
共建共享醫療衛生資源
參與建立環渤海醫療衛生資源共享機制,積極承接北京、天津等地優質醫療資源轉移,支持引進高水平醫療機構來我省開辦分院、合作辦醫、專科協作以及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等,鼓勵高端醫療人才開展學術交流和診療活動。
規劃建設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棗莊醫院、中航12院臨沂健康養老基地、日照山海天地熱溫泉休閑區、中加國際健康中心等,加快打造國家醫養結合示范省。
推進醫療衛生數據信息交換,開展疑難疾病聯合攻關和重大疾病會診。
加強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和信息共享,爭取建設國家健康大數據北方中心。
鼓勵共建跨區域研發機構
積極推進環渤海區域科技協同創新,發展壯大區域創新主體,建設一批新型科技研究開發機構,共建一批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農業高新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業等創新中心。
鼓勵與環渤海地區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共建跨區域研發機構,聯合建設國家級研發平臺,加快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加快建設天津(紅橋)—德州(慶云)紅云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海淀園—齊河科技園、北京石景山—德州夏津飛地經濟產業園、清華-北大-中科院(濰坊)藍色智谷、威海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日照屠呦呦藥物創新研究院、東營中科院黃河三角洲科研基地、臨沂應用科學城和中以農業科技城、中烏先進焊接技術研究院。
推進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
依托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重要平臺,加強與北京中關村和天津濱海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合作。聯合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共同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爭取建設山東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省戰略。鼓勵區內設計研發、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科技服務機構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
爭取中科院、清華大學、中國技術交易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在我省新設分支機構。
推進建設山東省技術轉移轉化中心、齊魯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推動濟南建設中科院山東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支持市地到內蒙等省(區、市)具備條件的園區建立技術合作示范基地。采取異地共建、托管、飛地等方式,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園區。
推動成立環渤海地區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來源: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