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6月8日訊(記者 李化成 王希 孔凡兵 菏澤臺 劉長虹)這些日子,家住鄄城縣董口鎮的臧海軍天天忙著學怎么用電動縫紉機。因為腿腳不便,臧海軍想在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臧海軍說:“咱鄄城董口鎮做假發的(廠子)比較多,從廠子里弄點網帽拿到家里加工加工?!?/p>

  臧海軍的師傅是鎮上幫忙找的,也是村里的鄰居。可普通的縫紉機,臧海軍用起來還是有點麻煩。

  菏澤市鄄城縣董口鎮黨委副書記馬站說:“技能問題解決以后,我們給他量身定做一臺電動縫紉機,讓他實現就業,這就是我們現在推行的一戶一案精準扶貧?!?/p>

  給每個貧困戶量身定制脫貧辦法,做起來可不是件容易事。

  菏澤市鄄城縣董口鎮包村干部蘇東軍回憶說:“有一次碰到一個貧困戶,貧困戶就問我,你們一次一次來,又是填表,又是走訪,你們給我帶來什么好處???我也沒增收,也沒致富?!?/p>

  向包村干部發牢騷的,是個會修鞋卻沒錢買設備的農民。了解情況后,蘇東軍出錢給買來修鞋機,讓他擺起了修鞋攤。

  菏澤市鄄城縣董口鎮黨委書記李玉如說:“一個鎮,幾千貧困戶,他們都有不同的特點。不可能找到一個藥方治百病,每個辦法都好像是一個治病的藥方子,但是對貧困戶的感情就是個藥引子,感情深了,我們幫扶措施就見效了。”

  “一戶一案”,量體裁衣,精準幫扶,這種的辦法先在貧困戶較多的臧家村開始試點。一年多下來,包括臧海軍在內,臧家莊村的貧困戶有手藝的有了自己的小買賣,有勞動能力的,也在鎮上的“老農菜園”里找到了活兒,其余貧困戶,鎮上打算再通過“兜底扶貧”解決。如今,“一戶一案”扶貧辦法已在鄄城全縣推廣。

  山東省扶貧辦新聞發言人、綜合協調小組組長段培奎介紹說:“全省總體呈現‘西部攻堅,中部鞏固,東部提升’的態勢,這種變化,也決定了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從單一的攻堅向攻堅、鞏固和提升進行綜合性轉變。”

  去年以來,山東有151萬貧困人口脫貧。青島、淄博、東營、威海4市基本完成脫貧任務。目前剩余的89.6萬貧困人口中,88%集中在西部地區。下一步,山東將鎖定菏澤、臨沂等貧困人口占比大的20個縣,集中力量打攻堅戰,今年再完成80萬人減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