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6月14日訊(YMG記者 初陽 通訊員 張國棟 王成 攝影報道) 長期以來,隨著環渤海灣區域大批港口建設項目穩步推進,海砂和砂石料需求居高不下。受高額利潤驅動,許多低標準采砂船和砂石運輸船直接參與港口建設市場競爭,已引發多起船毀人亡事故。

  為徹底扭轉轄區采砂船、砂石運輸船事故易發、多發局面,煙臺自今年3月份以來開展了打擊海上盜采海砂和非法砂石運輸行為專項整治。截至目前,共扣押涉嫌盜采海砂船舶5艘,刑拘17人,網上追逃1人;處罰非法砂石運輸船15艘,罰款60余萬元。

  盜采海砂,為逃避打擊多在夜間行動

  4月15日午夜,海事部門利用雷達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發現一船只在萊州淺灘長時間停留,有重大盜采海砂嫌疑。

  萊州漁政、海事、海監、邊防等部門連夜部署收網行動,在萊州港西北部約40海里處將涉嫌盜采海砂的“海陽688”輪截獲,抓獲盜采海砂嫌疑人13名,刑拘9人,網上追逃1人。

  “涉案人員為了逃避打擊多在夜間行動,跟執法人員打游擊。更有甚者派人24小時盯防,隨時掌握執法船艇和執法行動的動向。”煙臺萊州海事局指揮中心主任徐振琨告訴記者,“今年我們利用信息技術鎖定了15艘存有盜采海砂重大嫌疑的目標船,即使非法采砂船關閉船舶定位系統躲避監控,我們也可以通過雷達在有效范圍內進行鎖定。”

  “萊州淺灘屬于國家級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是萊州灣特產三疣梭子蟹、加吉魚、鱸魚等海洋生物產卵集結地和主要產卵場。盜采海砂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引發岸線倒退、海水倒灌,是嚴重的犯罪行為。”煙臺市海洋與漁業監管監察支隊副隊長宗緒斌說。

  江船入海,砂石運輸船要錢不要命

  “這些砂石運輸船的貨艙幾乎貼近水面,從遠處看好像只有駕駛樓露在上面,看著就讓人擔驚受怕,真是要錢不要命!”龍口海事局指揮中心主任董恩美說。據了解,不法分子為攫取暴利,大多租用內河船甚至低標準的“三無”船冒險進行海上砂石運輸,雇傭的船員大都是沒有海上作業經驗的無證人員,埋下了諸多事故隱患,先后釀成了多起船毀人亡事故。2011年3月16日,盜采海砂船舶‘海陽001’輪在海上翻沉,事故造成17人死亡失蹤。

  為此,煙臺海事部門對轄區非法砂石運輸點、海上采砂點進行了全覆蓋排查,主要集中在萊州、龍口、招遠、蓬萊、煙臺開發區、海陽等漁業碼頭或簡易臨時裝卸點。為了堅決扼制非法砂石運輸行為,煙臺市政府對相關隱患進行掛牌督辦,嚴令非法船舶一律依法驅離、查扣;為違法船舶提供裝卸的港口一律吊銷《港口經營許可證》;禁止車輛、礦山為非法砂石裝卸點提供貨源。海洋漁業、海事、港航、公安邊防、安監等部門聯動執法,2014年至今依法取締非法砂石裝運點10個,立案查處非法采砂、裝運海砂案件30起,扣押采砂、運砂船舶24艘,刑拘盜砂涉案人員70多名。

  立足長效 焊牢責任鏈

  經過近期的高壓治理,煙臺轄區規模性盜采海砂違法犯罪和非法砂石運輸行為已得到有效扼制,但只要市場剛需尤其是巨大利益空間存在,違法分子就會乘虛而入、鋌而走險。

  整治盜采海砂和非法砂石運輸行為必須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各方聯動,壓實責任,守土有責,并抓住裝、運、卸的3個關鍵環節,進行綜合整治。通過海上巡航、岸線巡查及走訪宣講等多種渠道,廣泛宣講海上非法砂石運輸危害和風險,通報砂石運輸船典型事故案例,提高社會關注海上安全的意識。疏導結合,立足長效,積極引導砂石供應、港口建設及砂石裝卸運輸等相關方合力構建合格船舶準入市場,逐步將非法船舶擠出市場。經過多方引導,目前煙臺轄區從事砂石運輸的合格船舶已有20余艘。

  來源: 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