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黨代會報告明確了山東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的新內涵:質量效益高、生態環境優、人民群眾富、社會文明和諧。而要實現這一切,經濟發展是基礎。由此,通過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堅持區域協同,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打造出經濟制高點進行引領,從而輻射帶動薄弱領域加強發展后勁,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舉措。
山東處于什么樣
發展格局
作為東部地區重要省份,山東在全國發展大局中位置重要,多項發展指標位居全國前列,這毋庸置疑。
然而,省黨代會報告中濃墨重彩,多次提到以“走在前列”作為未來五年的目標。從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大局出發,對山東“走在前列”的目標重新定位,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數字的追求,而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審視周邊發展,搶占新一輪競爭制高點的必然要求。
山東作為全國經濟體量巨大的省份,2016年全國31省區市中經濟總量排名第三,次于廣東、江蘇。
省黨代會上,有代表稱,把山東放在全國的版圖上看,才能更清醒地看到新舊動能轉換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山東經濟“大而不強、大而不活”等問題較為明顯。
從全國的區域發展格局看,山東北面是經濟發達的京津冀城市群,南面是南京、合肥等發展勢頭強勁的省會群,西面是中原經濟區,河南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
從山東本土格局看,在2016年中國城市GDP百強名單中,山東有15個城市入圍,數量居全國各省首位。但是在2016年中國城市GDP前十名、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前十名和中國城市人口凈流入前十名“三個top10”上,山東卻無一上榜。這說明,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缺少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
為此,省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開展“兩區一圈一帶”提升行動。要提升青島西海岸新區輻射帶動作用,要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劉德軍提到,人們一般將省會城市占全省GDP的比重稱為“省會經濟首位度”,省會經濟首位度高,說明省會的經濟增長快于全省總體水平。不過,濟南的首位度還不夠高,GDP排名在全省只能排到第三名,居青島、煙臺之后。濟南GDP較青島少3300億元,占山東省GDP的比例只有9.73%,這一數據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經濟首位度排名中倒數第一。
也有省黨代表提出,所謂首位度,不僅僅是體現在GDP上,而是一個城市的規模、實力、發展質量,包括吸引力、影響力、帶動力和輻射力等。
怎樣提高
省會城市首位度
劉德軍表示,提升濟南的省會首位度,最重要的是大力發展濟南經濟,并形成濟南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從濟南目前的發展戰略上,也可見一斑。“濟南現在的發展戰略是攜河發展,實施北跨戰略。”可以想見,濟南攜河之后,直接對接了京津冀協作區。根據規劃,我省的德州、濱州、聊城、東營都在京津冀協作區內。
“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在人才、區位、科教、金融等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很多方面可以率先開展起來。”省黨代表、濟南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徐群說,因此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濟南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的機遇已經抓住了。
他說,“從全國來看,有的省是單核經濟,全省只有省會強,還有的是雙核、多核,山東最為特殊,是一個分布式經濟。”因此徐群認為,通過省會的科教人才優勢,構建研發聚集區,對于帶動全省的產業轉型意義重大。
他認為,更重要的是,這是以人才和研發為核心的核,這個核做強以后,不僅規模上去了,首位度提升,發展的質量會更好,競爭力也更強。
濟南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工作也正在加速推進。徐群認為,濟南要加大國際科技合作、加快引進京滬高鐵沿線一線城市高端產業向濟南的遷移。濟南成為全國第五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也是長江以北唯一一個獲批的此類園區。“這是‘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對接的機遇,對吸引德國企業特別是德國先進技術向山東、濟南的轉移將起到積極作用。”
“不光自身要加快轉型發展,作為省會城市,濟南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爭取帶動全省的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他說,濟南的科教人才優勢比較突出,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最關鍵的是研發能力的提升,以此提升附加值和競爭力,所以希望盡快構建各領域產業發展的協同創新中心,形成一個省會的研發中心和縣域制造中心相結合的模式,通過濟南在研發中心的聚集區,帶動全省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提升青島西海岸新區
輻射帶動作用
省黨代表、青島市委常委、黃島區委書記、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王建祥說,西海岸新區位于京津冀都市圈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緊密聯系的中間地帶,具有輻射內陸、連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戰略區位優勢。
“獲批三年來,新區承擔的35項改革創新,有15項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他介紹,下一步,西海岸新區將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發揮自身優勢,特別是在海洋科技創新、對外開放、新舊動能轉換、人才引進等領域先行一步、走在前列,為全省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做出國家級新區應有的貢獻。
實際上,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吹響后,西海岸新區已經迅速實施了“十大工程”。“我們要在新舊動能轉換上發揮引領作用。”
跳出山東看山東,從全國來看,之前,經濟的走勢分化存在東中西的區域差距問題,而現在,以黃河為分界線,也出現了南北差異的問題。據此,省委黨校經濟部教授徐加明表示,山東剛好是黃河穿流而過的省份,把新舊動能轉換做好,對整個中國經濟格局都會起到關鍵作用,對于北方省份也有示范作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馬云云 張玉巖 郭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