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衛計委介紹了山東省2016年度居民疾病與健康狀況,這是省衛計委首次向社會全面系統地發布居民疾病與健康狀況數據,全面地反映了全省不同地區和不同人群的主要疾病和健康問題。

  本報記者陳曉麗見習記者張如意實習生孫郎

  山東超重率居全國前列

  2016年山東省18-69歲居民超重率為35 。 38%,居全國前列。據介紹,體重指數BMI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BMI=體重(kg)/身高(米)的平方。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的標準是,18 。 5以下為體重過輕,18 。 5-23 。 9為正常,24-27 。 9為超重,28以上屬于肥胖。

  近日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發布的《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數據》也顯示,我國北方地區肥胖率明顯高于南方。“這與南方和北方的飲食文化不同有關。”對于這個問題,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干部保健科主任醫師劉蘊玲表示,與北方人相比,南方人往往更講究飲食的營養與合理,“例如南方人經常喝一些養生的菇類粥,北方人總愛喝啤酒吃海鮮,喜歡重油重鹽的飲食,這種生活習慣很容易導致肥胖。”

  據悉,2016年山東省18-69歲居民標準人日調味品食鹽攝入量為10 。 13克,比2011年下降了19 。 09%,食用油攝入量為36 。 69克,比2011年上升3 。 29%,飲酒率則從40 。 5%下降至34 。 33%,吸煙率從27 。 37%下降至24 。 68%。與此同時,2016年山東省18-69歲居民經常鍛煉率僅為19 。 02%,60-69歲年齡組經常鍛煉率最高,為26 。 53%,20-39歲年齡組經常鍛煉率最低,僅為13 。 42%。

  “肥胖將提高人體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發病率,使人體免疫力下降,長期肥胖還會增加腸道癌、胰腺癌等癌癥的風險。”劉蘊玲說道。根據2015年全省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終期評估暨高血 壓、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山東省18-69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1 。 05%,糖尿病患病率為9 。 13%,血脂異常率為35 。 24%。

  肺癌胃癌肝癌占據癌癥發病前三

  據介紹,2016年山東省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8 。 50歲,其中男性76 。 07歲,女性81 。 38歲。從地區分布上來看,自東向西呈依次遞減趨勢,其中威海市以80 。 39歲位居首位。孕產婦死亡率為12 。 62/10萬,嬰兒死亡率為4 。 5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5 。 58‰。發布會指出,山東省主要健康指標居全國前列,但與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從居民死亡原因分析,慢性病在全部死亡原因中的構成比由10年前的85 。 6%上升至2016年的90 。 41%。從年齡組來看,14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組前三位死因分別是傷害、惡性腫瘤和先天異常,占該年齡組死亡的74 。 28%;15-44歲青壯年組前三位死因分別是傷害、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病,占75 。 97%;45歲以上中老年人群前三位死因為心血管病、惡性腫瘤和腦血管病,占88 。 07%。

  癌癥發病居前五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同時具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癌譜特征。尤其需要關注的是慢性病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2016年報告的心腦血管急性事件中,60歲以下病例21617例,占22 。 26%,其中包括40歲以下病例1158例。

  對于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等慢性病來說,早診早治至關重要。自2006年肥城市被確定為全國癌癥早診早治項目首批八個試點縣之一,山東省先后開展了農村上消化道癌、大腸癌、淮河流域和城市癌癥早診早治工作。臨床檢查39萬余例,檢出陽性病例及癌癥患者近1萬例,其中早期患者2700余例,部分啟動較早的農村上消化道癌癥項目點的早診率達到70%以上。

  成年人中近兩成患有精神障礙

  根據2015年山東省第四次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全省18歲以上人群精神障礙患病率為17 。 56%。經過與歷史數據縱向、橫向比較,山東省調查結果與全省水平基本一致,與2004年山東省第三次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相比,總患病率沒有明顯變化,但老年癡呆等器質性精神障礙的患病率由2004年的0 。 95%上升為2015年的1 。 73%。

  從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來看,2016年山東省累計報告登記并錄入國家嚴重精神障礙信息系統的患者共計423706人,去除死亡患者后,全省登記患者402472人,嚴重精神障礙報告患病率為4 。 11‰,其中45-59歲年齡組占比例最高,為36%,其次為18-44歲年齡組,占34%。精神分裂癥病例數量居第一位,占72 。 67%,其次為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占11 。 58%。

  發布會指出,目前山東省發展心理健康服務有兩個制約瓶頸,一方面現有精神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與需求相比,還有一定距離,相當一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不具備識別和診治心理疾病的能力。另一方面,公眾對焦慮癥、抑郁癥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認知率低,社會偏見和歧視廣泛存在,諱疾忌醫多,科學就診少,例如精神分裂癥的治療率僅為60 。 84%。據省精神衛生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該中心接受治療的患者中,70%的患者有在綜合醫療機構反復就診的經歷。

  針對這些問題,山東省衛計委與省委宣傳部、省綜治辦等21個部門聯合出臺了《山東省健康心理行動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構建和完善社會化心理健康服務網絡:一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讓80%以上的居民家庭擁有心理健康教育材料,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識。二是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設置精神科或心理科,開展醫務人員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全員培訓,8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設置心理咨詢室,配備專兼職心理咨詢師。三是促進行業發展,建立健全社會心理咨詢機構評估機制和自律機制。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