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她選擇在軍營中流血流汗;又放棄話務崗位,去爬電線桿架設天線。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她隨隊赴俄參加國際軍事醫學接力競賽,取得100米自動步槍射擊1個單項第一、戰場救護1個單項第二、接力賽團體第二的優異成績。比賽中,她磕破了腦袋頂著一腦門的血堅持“戰斗”,就是倒,也要倒在終點線上。“中國玫瑰”頑強的精神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她也因此登上了《世界軍事》雜志封面。她是楊葉,步兵駐淄某旅通信營通信連戰士。

  從拉不上單杠到十佳新兵

  楊葉,女,漢族,四川邛崍人,1994年10月出生,2013年9月入伍,2015年8月入黨,下士軍銜,現為步兵駐淄某旅通信營通信連戰士。

  記者7月30日采訪獲悉,剛入伍,楊葉就放棄相對輕松的話務專業,選擇了有線專業。由于身體單薄瘦弱,第一次訓練單杠,她一個都沒拉上去。  

  為克服體質差、底子薄、基礎弱的問題,她每天泡在訓練場上“加餐”,每頓飯多拿兩個饅頭強行為自己增重,2個月下來,她手上長滿繭子,皮膚曬得黝黑,各項成績突飛猛進,最終以全優的成績成為新兵營“十佳新兵”中唯一的女兵。

  2014年10月,軍區組織“創紀錄、破紀錄”比武,攀登固定和寬帶天線架設兩個課目由于難度極高而鮮有人問津,一向不服輸的楊葉報名參賽。為提高攀登速度,她每天爬桿上百次,好幾次險些從4米高的桿上摔下來。手掌和小臂扎進了木刺,晚上就用針把木刺挑掉,纏上紗布,第二天又重返訓練場。  

  憑著這股不服輸的勁頭,她一舉創下兩項軍區紀錄,并在2015年8月再次刷新自己創下的攀登固定紀錄。

  輕傷不下火線 纏著繃帶通過考核 

  給任務就是給榮譽。在楊葉的人生字典中,沒有“困難”二字。2016年4月,赴俄羅斯軍醫接力競賽集訓隊選拔隊員,正在休假的她得知消息后,立即結束休假并主動找到連長要求參加選拔。集訓隊里是尖子與尖子的較量,全程淘汰的集訓模式也讓訓練更加殘酷。

  留隊名額僅有4個,為拿到赴俄參賽的入場券,楊葉不斷給自己加壓,除每天早上一個8公里、下午一個5公里外,還要全程參加手槍射擊和難度很大的俄式400米障礙,衣服一天到晚沒有干過,磨壞了4雙作戰靴、2套迷彩服,終于將俄式400米障礙成績從一開始的5分30秒提升至1分40秒內,射擊成績由160環提升到190環。  

  在這種超負荷訓練下,楊葉的右腳出現了疲勞性骨折,腳踝腫得像個饅頭,并在一次考核中被淘汰出局。淘汰后,楊葉敲開集訓隊隊長楊釗的門,本打算告別,誰知情不自禁眼淚就流了下來。“隊長,再給我一次機會,就這樣被淘汰我不甘心!”

  楊隊長被她的精神感動,特批楊葉補考一次,半個月后考核,楊葉右腳纏著厚厚的繃帶走上考場,并取得了女兵組綜合第5名的成績,獲得了代表中國隊出戰的資格。  

  頭部受傷堅持比賽 倒也要倒在終點線

  榮譽重于生命。在楊葉的潛意識當中,參加國際賽事不僅關系自身,更關乎國家和軍隊形象。2016年8月,圣彼得堡“國際軍事比賽-2016”如期而至,我軍參賽隊與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津巴布韋3個國家的6支代表隊同臺競技、激烈角逐。  由于前一天晚上下雨,俄式400米障礙場地面濕滑,增加了比賽難度,賽場上求勝心切的楊葉在通過地下通道時腳下一滑,后腦勺重重磕在了身后的橫梁上,她左手撐地,右手扶膝蓋試圖一躍而起,卻感覺天旋地轉,往后腦勺一摸,鮮血已經將迷彩帽浸透。

  “我還能堅持!倒也得倒在終點線上!”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楊葉艱難地向終點跑去,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全場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輕微腦震蕩、右腳腳踝疲勞性骨折未愈,戰場救護課目對身體負荷太大,建議不要參加明天的比賽。”面對軍醫的建議,楊葉沉默良久,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軍人不分性別更不講借口,屬于我的任務我堅決完成!”  

  次日,楊葉纏著厚厚的繃帶走上比武場,在戰場救護課目的比賽中,身高僅164公分的她背負著身高1米92、體重90公斤的俄羅斯男隊員完成了全部項目,取得了1個單項第一、1個單項第二、1個團體第二的優異成績,讓在場的所有考官和選手為之動容。

  “中國玫瑰,了不起!”一名俄羅斯記者發出了由衷的贊嘆并為她拍攝了一張照片,最終這張照片登上了《世界軍事》雜志封面。

來源:魯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