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院之后挺好的,現在喂奶一次能有50ml了!”新媽媽王娜(化名)激動地聊著很快就要過百日的兒子。

  三個月前,28歲的王娜早產生下了體重僅440g和300g的小龍鳳胎。6天后,體重更輕一點的小妹妹因發育不良不幸夭折;小哥哥在青島市立醫院東院兒科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與呵護下,艱難闖過呼吸、黃疸、感染、喂養等關口,順利出院。之前,這對小寶寶能否成活,曾引起各界高度關注。現在,小哥哥終于順利出院回家了,這也刷新了青島市的出生最低體重成活記錄。

早產,青島最低體重兒生死未卜早產,青島最低體重兒生死未卜

  今年5月26日,28歲的準媽媽王娜剛到孕28+3周,便因母子癇前期重度、Hellp綜合征,不得不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早產生下了體重僅440g和300g的小小龍鳳胎。

  兩個巴掌大小的寶寶太弱了!正常新生兒的嚴重窒息缺氧程度評分大于7分,可是小哥哥只得到2分。。。 。。。 寶寶的皮膚呈膠凍狀,各個臟器發育均極不成熟,反應非常差,無法正常自主呼吸,面色發紺,心率不到正常新生兒一半,體重更是打破了青島市出生最低體重成活記錄,全國也是極為罕見,醫生們不得不立即把小兄妹倆送到兒科重癥監護室、立即實施全面搶救。

  搶救,小生命不斷創造奇跡

  體重這么低的早產兒寶寶,要正常存活,需要闖過呼吸、黃疸、感染、喂養等重重關卡,任何一個環節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讓弱小的生命戛然而止。雖然醫護人員們對這對龍鳳胎采用了與其他早產寶寶不同的治療、護理方式,但在寶寶們出生第6天時,體重更小一點的妹妹,還是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之后,醫護人員傾盡全力,把所有的智慧與關愛都傾注到小哥哥身上,從體溫管理、呼吸管理、感染管理、液體管理、營養及黃疸管理、預防出血、眼底篩查、營養健康護理等多個方面,悉心護理。

  剛出生時,他呼吸微弱、皮膚青紫,醫生們立即給予復蘇、氣管插管、及時給予呼吸機等支持,讓他漸漸變得紅潤,心電監護也恢復正常。一個出生體重440g、只比成人巴掌略大一點點的小寶寶要健康成長,必須要“吃好”,這可讓醫護人員們“操碎了心”。護士阿姨們小心翼翼,不僅所有物品要消毒,剛剛開始喂奶的時候,是從0.2毫升鼻飼開始喂起,每頓奶都需要對腸胃功能進行嚴密觀察,要注意胃的排空、大小便的排出,要嚴密監控和評估“液體出入量”,因為,一旦發生新生兒胃腸功能紊亂和壞死性出血性腸炎,寶寶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醫護人員從小寶寶出生開始,不僅每次護理前會嚴格洗手消毒,還努力減少搬動,并通過臍靜脈、PICC等靜脈輸液,減少穿刺引發的疼痛,醫生們還努力將必要的醫療護理操作、檢查集中進行,盡量減少不良刺激,避免長時間打擾,防止顱內出血、感染等的發生。為了盡量模擬母親子宮內的環境,醫生們將小寶寶放置在高級的暖箱里,確保了溫度和濕度,還在暖箱內制作了柔軟的“鳥巢”,在暖箱上遮蓋了暖箱罩,盡可能提高舒適度,減少外界聲、光等的不良刺激。

  守護,讓弱小的寶寶康復回家

  精湛的醫護救治,貼心的日夜守護,終于讓小哥哥在出生第70天時,能夠脫離氧,正常呼吸;并且能夠脫離胃管,接受人工喂養,并成功轉到母嬰病房,由媽媽親自護理喂養。經過眼底篩查、頭顱核磁共振、嬰兒全身質量運動、聽力篩查等一系列檢查,小寶寶的各項指標大致正常,在出生第78天時順利出院,當天體重達到1910克。

  據悉,青島市立醫院東院兒科每年收治近400名低體重新生兒,成活率達到90%以上。

  (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