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青島9月17日訊(記者 趙波 通訊員 溫涵清) 17日,青島地鐵集團牽頭研發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技術整體方案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青島地鐵6號線開通時將應用列車自主運行控制系統,該系統采用無人駕駛有人值守技術,這將是該系統首次應用于軌道交通線路上。屆時線路不僅采用安全性更高的列車防碰撞系統,運營效率也將大大提高,還將節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
青島地鐵6號線開通運營時,由青島地鐵集團牽頭研發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將首次應用于軌道交通線路上。6號線位于西海岸新區,一期工程起點為辛屯路站,終點為生態園站,線路正線全長30.19公里。預計2017年年內開工建設,2021年建成試運營。
列車自主運行系統是采用有人值守的無人駕駛技術,以列車自律為基礎,以列車主動進路、列車自主防護為特征。該系統下,車輛在安全、智能、高效方面有了明顯提高,為線路間的互聯互通提供了基礎。由于該系統采用自主運行、自主防護及車輛安裝防碰撞系統,安全性明顯提高。發車間隔比傳統CBTC控制明顯縮短,軌旁設備配置減少、各系統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運營效率,節約了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
無人駕駛地鐵技術其實早在上世紀就已經在法國和日本萌芽。世界上最長的無人駕駛軌道交通系統則建在迪拜。內地也開通過3條“無人駕駛”線路,一條是2010年開通的廣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一條是2008年北京開通的機場快軌,還有一條是上海的軌交10號線。不過,上述三條線路并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無人駕駛地鐵,一方面司機仍然要在車內操作;另一方面上述無人駕駛技術來自西門子,沒有自主知識產權。中國首列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地鐵于2016年12月19日在香港開通。該列車最大的特點是沒有駕駛室。青島地鐵集團于2015年底,聯合多家單位正式研發實施列車自主運行軌道交通技術創新項目。
列車自主運行系統的研究和實施,將實現軌道交通列車從信號控制運行向列車自主運行的技術跨越,提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推動和引領全球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的發展,填補國內外軌道交通技術空白。同時,對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新型城鎮化”及“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實施,使我國由“技術跟隨”型發展向“技術引領”型發展轉變、增強全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