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青島9月19日訊(記者 郭靜 青島臺 付秋鵬 通訊員黃玲 林建平)世界最大運輸船舶——新一代超大型40萬噸礦砂船今天在青島海西灣出塢。這是中國礦運、招商輪船及工銀租賃訂造的30艘40萬噸級超大型礦砂船(VLOC)中的率先出塢船舶,是一款世界領先的最新型船舶產品。

  該批30艘船全部由國內四家船廠斬獲,主要用于巴西-中國航線的鐵礦運輸。武船集團承接了8艘該型船訂單,此次出塢的是該型30艘船中的首艘出塢船舶。新一代40萬噸VLOC是為巴西淡水河谷量身定制,相比上一代產品油耗降低了18.8%,更加節能環保。

  該船于2016年10月12日開工,船長362米,型寬65米,型深30.4米,設計吃水23米。航速14.5節,續航力25500海里,擁有7個貨艙和1個LNG艙,甲板面積相當于三個標準足球場,入級美國船級社(ABS)和中國船級社(CCS),各項技術性能世界領先。特別是該船在分艙、結構、推進、監測、裝載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重點突出“綠色、環保、節能和安全”。

  與第一代VLOC相比,在應用超長沖程主機、高效推進、高壓岸電、拆船公約等新措施的基礎上,首次推行LNG Ready(在新造船階段就為將來改裝成LNG燃料動力船做好準備)、貨物液化、航速雙程優化等解決方案,具有重要的行業引領價值。該船日油耗降低20噸;單位重量鐵礦石運輸成本較20萬噸級船舶降低30%,EEDI指數(能效設計指數)低于目前國際標準20%;其次,該船采用最新應力監控系統,隨時對船體安全進行預報預警,滿足船舶在25年一遇風浪中的動力響應;第三,凸顯綠色性能,在環保、能效、工作環境及安全等方面,采取多種新技術和新工藝,還設置了防海盜避難所;第四,最大裝卸貨速度是常規船舶的兩倍,滿足一次裝貨要求,裝貨過程實時監控。

  在建造過程中,武船首次采用TOFD(衍射時差法)和PAUT(相控陣)進行無損探傷檢測,焊縫內部質量控制得以全面提高。該船出塢后,將進行系統安裝、調試,計劃2018年4月完工交付。

  相關鏈接:

  第二代40萬噸礦砂船船型具備以下優點:一是節能減排。每日主機油耗從第一代的97.9噸下降到79.5噸,降幅18.8%,能效設計指數EEDI從第一代的高于基線5%,下降到低于基線13%,降幅18%。二氧化碳減排相比第一代下降18%。該船還配備了能效監測管理系統,對船舶的所有能耗進行監測、顯示、分析,并且具有縱傾優化、航路航速優化計算等功能,為船員管理船舶,得到更優的能效表現提供全面信息。二是未雨綢繆,綠色環保。該船最大的亮點是LNG READY。在機艙和最后一個貨艙之間預留可以滿足25500海里續航力的LNG燃料罐空間,并取得船級社的相關認證。天然氣作為燃料相比傳統重油在環保方面有非常大的提升,在排放的廢氣中,完全不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減少30%以上,二氧化碳減少15%以上。另外,該船安裝了高壓岸電系統,在船舶停靠碼頭裝卸作業時,可以通過高壓岸電系統來使用岸上電力供應,停止發電機組的運行,實現完全零排放。在壓載水處理公約日益接近生效的背景下,該船提前安裝壓載水處理裝置,實現壓載水排放更環保。三是結構安全。以往的大型礦砂船,邊艙的橫向強框架通常只設置一根橫向支撐,受橫向強度的影響,橫向框架的腹板高度通常較大。該船在邊艙設置兩根橫向支撐,通過橫向強度直接分析減小橫向框架的腹板高度及面板尺寸,同時也減小了防傾肘板的尺寸,從而用更輕巧但更有效的結構形式保證了橫向框架的剛度。四是營運快捷及便利。該船配備了4臺壓載泵,每臺壓載泵的排量達到了每小時4000立方米,可滿足巴西PDM港新建4號泊位每小時32000噸持續不間斷的超高裝貨速度,理想狀態下12.5小時即可完成40萬噸礦砂的裝貨量,大大提高了裝貨效率,縮短船舶停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