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花甲之年的重度殘疾人,只有一條殘缺的腿,卻每日開著自己的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專門免費搭載老人、殘疾人和出行不便的弱勢群體。
淄博人杜榮輝就是這么做的,過去因車禍致殘而受到幫助,為了回饋社會,五年如一日,杜榮輝已經把開愛心車這件事當成了自己的事業。他說,“只要剩下的那條腿還能踩油門,我就會一直把這件事做下去。”
車禍后的蛻變

21日上午,杜榮輝站在陽光下,笑容滿面,一只手拄著拐杖,一只手拿著抹布擦洗自己的愛車。當他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迎接記者的到來時,讓人忍不住想要上前扶他一把。盡管腿腳不方便,但掩不住60歲的老人從心底迸發的樂觀。
杜榮輝是淄博市公交公司的退休員工,雖然不是公交司機,但他當年還是考了個A證。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0年3月2日,杜榮輝遭遇重大車禍,這場事故讓他永遠失去了左腿,右腿右后交叉韌帶斷裂,右腳幾乎少了一半,腳趾還剩兩個。
“車禍之后,我在醫院治了兩年,前后進行了11次大手術,很多人都以為我活不過來了。”杜榮輝說,那段時間除了身體上的折磨,精神也變得消沉起來,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更讓他絕望的是,最后兩次手術家里一分錢都拿不出來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單位的領導、同事,還有朋友、同學自發組織捐款,幫助他順利完成手術。“如果沒有他們,我不知道今天會是怎樣,我決定用我的力量去回饋社會。”
杜榮輝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名片,一張上面寫有“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字樣,最后一行專門印有“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免費用車。”

做公益還得“撒謊”
杜榮輝堅持了下來,而且一做就是五年。
“當時我還在住院,一個在4S店上班的同學知道我買車的想法后,以底價幫我拿下了這輛自動擋新車,還免費幫我裝上了加氣罐。”
出院之后,杜榮輝經過查體和交警部門的鑒定,將原來的A級駕照降為C1駕照。雖然身體殘缺,遭遇不幸,可是在治療期間卻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他想回報這些幫助過他的好心人,可作為一個殘疾人,自己該做點啥呢?
2012年,杜榮輝駕車去洪山天倫老年公寓看望自己的母親。走時,他發現一名老人想去看病,但身體不好,又不舍得打車,他就產生了幫助這些老年人的想法。
一來二去,杜榮輝幫助的老人越來越多,很多老人覺得不好意思麻煩杜榮輝。為了消除這些老人的顧慮,他謊稱這是老年公寓的“公益車”,漸漸的,杜榮輝的車成了老年公寓的常客。除了老年人,杜榮輝大部分時間還幫助殘疾人,“單腿司機”的電話漸漸地被更多人知道。接到求助電話,他總會第一時間趕到。自己的價值顯現出來了,杜榮輝決定堅持下去。

最遠去過青州
杜榮輝和他的紅色轎車幾乎每天穿梭在淄博的大街小巷。醫院、殘聯、敬老院,這些地方成了老杜和他紅色轎車的固定去處。
感動著別人的同時,杜榮輝也被別人感動著。沂源東里鎮一名殘疾人的母親,為了報答杜榮輝對他兒子的幫助,非要給老杜一箱蘋果。杜榮輝不收,結果老人竟然跪在車前,硬逼著他收下。杜榮輝說到這里眼眶濕潤了,雖然只是一箱蘋果,卻是這一家人最好的回饋,讓他倍感溫暖,也讓他有了更多堅持下去的理由。
杜榮輝的母親曾經在一老年公寓生活了十年。在母親去世后,他想多為老人們做點什么。然而杜榮輝的家庭也并不富裕,住在一間僅有幾十平米的老房子里,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妻子的退休金也不多。即使這樣,杜榮輝還是征得了家人的同意,為100多名老人每人買了一件沖鋒衣,“妻子和女兒都很支持,女兒還給了我5000元錢。”
不僅如此,杜榮輝還資助了6個殘疾人家庭,“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助人的快樂無法用金錢計算。”杜榮輝說,雖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是還有比自己更困難的家庭,希望為他們盡自己綿薄之力。
5年下來,他的愛心車義務接送里程累計15萬公里,最遠去過青州,認識了很多有困難的陌生人,并和他們結成朋友。
家住張店區湖田鎮的張群身患殘疾,和杜榮輝在殘疾人運動會上認識,現在兩人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認識之后,老杜就經常過來,隨叫隨到,要不是有他,出門會困難很多。”
“老杜太好了,我們是在助殘日一個活動上認識的。”淄川的劉女士也是老杜幫助過的人之一,只見過兩次面,但老杜給她留下了聯系方式,如果需要幫助隨時可以找他。
帶動成立公益群
漸漸地,杜榮輝成了名人,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他并且被他深深地感染。現在杜榮輝有一個愛心公益群,這里面有殘疾人,也有甘愿奉獻的愛心人士,“目前群里有20多個人,我們會不定期發起一些愛心活動,接送高考生,幫助老人、行動不便的人,組織愛心人士給殘疾人、孤寡老人贈送生活物資等。”
“父親的心態也影響著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積極向上。”杜榮輝的女兒告訴記者,現在全家人都理解并支持父親去做這些事情,并盡可能地參與其中。
杜榮輝說,他現在每一天都過得既快樂又充實,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不再因為出門而為難,他覺得自己做的這一切都值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