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山東省住建廳出臺7個傳輸通道城市清潔采暖氣代煤電代煤實施方案,今年采暖季前,各市確保完成5萬戶以上、力爭完成10萬戶,全省共計劃改造502649戶。其中,濟南要完成53000戶,力爭改造94000戶。

根據方案,7個通道城市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充分考慮居民承受能力,政府、企業、用戶三方共擔,以散煤替代為主要方式,因地制宜采用氣代煤或電代煤等清潔能源提供熱源。到2017年年底,全省20萬人口以上縣城基本實現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縣城內集中供熱和清潔能源供熱總面積占民用建筑總面積達到85%以上為基本實現。
據了解,今冬山東省氣代煤電代煤工程計劃改造502649戶。各傳輸通道城市將根據任務分解落實到鄉鎮(街道)、村(居)、戶,建立臺賬。20萬人口以上縣城要結合工作任務,組織供熱、燃氣、供電企業核實底數,將用戶按照燃煤熱電廠和燃煤區域鍋爐房集中供熱用戶、清潔能源集中供熱用戶、采用氣或電分戶獨立采暖用戶、散煤采暖用戶、未有任何采暖措施用戶建立臺賬,確定實施改造用戶清單。 今年11月底前,各市、縣完成《冬季清潔采暖專項規劃(2017-2020年)》編制工作,明確年度改造計劃、項目建設時序和相應保障措施,到2018年20萬人口以上縣城實現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其他縣城2020年實現全覆蓋。2020年全部完成氣代煤電代煤任務。
我省還將評估考核氣代煤電代煤工程進展,今年11月傳輸通道城市要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氣代煤電代煤工程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評估;2018年1月,20萬人口以上縣城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進行全面評估。
6市獲得省財政補貼,每市1億
9月底, 省政府辦公廳已印發《關于推進濟南等7個傳輸通道城市清潔采暖氣代煤電代煤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障氣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省財政籌集資金6億元,按照每市1億元的補助標準,對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6市予以補助。此前,濟南成功入圍“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獲得每年7億元、3年共計21億元的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
我省明確,今年11月15日前,對7個傳輸通道城市確定的電代煤居民用戶,采用電鍋爐、電地熱等方式采暖的,年用電量超出4800度的部分,暫不執行居民階梯電價第三檔用電價格;擴大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試點范圍,鼓勵居民用戶根據電采暖設施用電特性,自愿選擇執行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
濟南各縣區改造任務
歷下區4000
市中區10000
槐蔭區 7000
天橋區5000
歷城區7000
長清區1000
章丘區4000
平陰區2000
濟陽縣3000
商河縣6000
高新區2000
南部山區2000
(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