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國留學生

  唐曉琳失聯一事

  一直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無人知道,這個今年32歲

  來自煙臺龍口

  看似擁有無限光明前途的

  女博士生到底去了哪里?

  她經歷了什么?

  就在10日

  美國猶他大學物理

  與天文學系主任布羅姆利教授

  給系里所有學生

  發去了一封郵件

  郵件中表示

  來自中國的研究生

  唐曉琳已離開人世

  當天,猶他大學校方

  也證實了這一不幸的消息

一、最新:校方確認已去世一、最新:校方確認已去世

  據美國《僑報》報道,在郵件中,布羅姆利對唐曉琳的去世表示極大悲痛,稱她將會被所認識的人們深深懷念。但郵件并未提及唐曉琳的具體死亡原因,以及在何時何處發現遺體。

  以上消息最初是由一位與唐曉琳同系的中國留學生提供的。在此之前,她曾在知乎上表示“兩三天前三藩市警方找到了一具尸體,大約是曉琳的,或許她真的從金門大橋跳了下去。”

  10日上午,猶他大學系主任辦公室證實郵件的確是由他們發出的,并稱猶他大學警方從舊金山警方獲得消息稱唐已經死亡。同日,猶他大學新聞發言人珀斯也證實,唐曉琳被警方確認已死亡。珀斯表示,唐曉琳的離去令學校師生深感悲痛。她說:“曉琳是我校重要的一員,她將被那些曾和她一起學習、工作的同學和朋友深深懷念。”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表示,唐失聯后,領館同其家人保持著密切聯系,愿意為其提供必要的協助。

二、高中同學:多好的一個人!二、高中同學:多好的一個人!

  唐曉琳的朋友曾在微博上透露,失聯已8天的唐曉琳留下的最后蹤跡是10月1日,她前往了金門大橋南側的迎賓中心。那里是她曾在給朋友的留言中說要去結束生命的地方。

  當地時間10月4日下午12點31分,來自波士頓、一位自稱是唐曉琳朋友的網友用英文寫道:當天唐曉琳花了大約5美元,乘坐了一輛優步(uber)到達迎賓中心。他還在尋人啟事中提及“唐曉琳處于憂郁癥中,可能會傷害自己。提供任何線索都會給予很高的獎賞。”

  15分鐘后,這位網友更新狀態稱“我們在警察局,但是需要時間來通過法律程序。”晚上9點再次更新稱:“警方已接管該案,謝謝大家的幫助。”而曾在臉書上登出尋找唐曉琳狀態的幾位網友,都刪去了該信息。

  “真的是不知道說什么了,多好的一個人。”在得知唐曉琳的死訊后,一位自稱是唐曉琳的高中同學的網友這樣說道。她表示,高中時代的唐曉琳很安靜,大家對她印象都很好。

  早前報道
  失聯女博士是煙臺龍口人
  出事前可能遭遇巨大壓力

  據報道,唐曉琳畢業于北京大學空間物理專業,失聯前在猶他大學做導師助理研究員,攻讀博士學位。10月5日,猶他大學媒體發言人向媒體證實了唐曉琳失聯的信息。據校方披露,唐曉琳就讀于該校的物理與天文學系。

資料圖:唐曉琳。資料圖:唐曉琳。

  發言人說,學校同事得知唐曉琳下落不明后十分擔憂,立即通知了警方,并全力配合警方尋人。不過,為了保護隱私,校方不便透露唐曉琳的個人信息。校方希望警方盡快找到唐曉琳,希望她安然無恙。

  唐曉琳于9月30日抵達舊金山,10月1日與親友失去聯系。失聯前,她曾向友人透露想在金門大橋結束生命。其友人透露,唐曉琳在失聯前給朋友的短信中提到會去金門大橋,而她最后被看見就是在金門公園周圍。

  唐曉琳的親友和舊金山灣區各界華人通過微信及網絡平臺,呼吁知情民眾提供線索,幫助尋人。如有線索,請立刻聯系舊金山警察局,電話415-553-0123。

  生死未卜 唐曉琳失聯前或遇到巨大壓力

  當地時間10月3日10點零5分,一則尋人啟事突然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發帖人是唐曉琳的同學。很快,這則尋人啟事就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不斷被刷屏,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新聞里,她的名字往往與另一位失蹤、同為北大畢業生的留美中國女生章瑩穎連在一起。“身高1.65米、很瘦、性格靦腆文靜”,比起這樣單薄的文字描述而言,“想在金門大橋結束生命”這樣的留言更為觸目驚心。

  無人知道,這個今年32歲、來自煙臺龍口市、看似擁有無限光明前途的女博士生到底去了哪里?她經歷了什么?

  朋友眼里的她:樂觀、愛穿裙子

  如同一場緊急接力賽。唐曉琳去向不明的消息很快便在她的同學、朋友之間傳開了。

  “你有她的消息嗎?”一位自稱是唐曉琳高三同學的網友誤把《僑報》記者當做了唐曉琳的大學同學。她說,由于高三學業忙,所以與唐曉琳交情比較淺,但看了她失聯的新聞后,全班人都很擔心,“畢業之后,她和大家就沒聯系了,班級的微信群里也沒有她”。

  顯得更為焦慮的是唐曉琳的大學同學。在社交網站上,不斷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小白,你快回來,”在社交媒體上,自稱是唐曉琳大學同學的網友這樣呼吁。“小白”是他們對唐曉琳的昵稱。在大家的印象里,這是個“快樂、樂觀”、“愛穿裙子”的女孩,“不相信她會輕生,她只是手機沒電、迷了路”。

  這場接力目前仍在進行著,但唐曉琳的個人社交網站則十分安靜,沒有人打攪。從微博資料來看,唐曉琳的微博注冊于2010年,也就是她到美國讀書的第二年。2011年是她更新最頻繁的時候,在微博里分享著鹽湖城的雪景和她的自拍照。

  照片里的她留著齊劉海,喜歡笑,腿很長。除了愛自拍,她還喜歡涂指甲油,是個愛美的姑娘。

  2011年9月,唐曉琳的父親唐治奎曾到美國看望女兒。從唐曉琳發表的狀態來看,那是她最開心的時候。她在與朋友的聊天中透露,父親此行來是為了“公司收購的事情”。

  在此之前,她已有6年未發表狀態。再一次發表已今年4月,內容和之前明顯不同,全是名人名言,其中還摻雜著類似亂碼的數字和字母。

  “身強力壯,躊躇滿志;抱負大,有闖勁,而這正是老年所欠缺的”,“真正偉大的人是由行動是他人見識其不凡之處。”

  在臉書上,唐曉琳很少發布狀態。最后一次是在2013年,她更新了頭像,照片里的唐曉琳戴著草帽和墨鏡坐在瀑布前的石頭上。

  讀博第七年或面對艱難抉擇

  從已知的唐曉琳的經歷來看,她度過了非常漫長的讀書生涯。根據尋人啟事中的信息,2004年她進入北大就讀空間物理專業,2008年本科畢業后到美國讀研究生,至今已是第九個年頭。

  從時間上推算,這是她攻讀博士學位的第七年,但仍未畢業。此前,據中國媒體報道,猶他大學媒體發言人安娜·麗薩說,唐曉琳就讀于該校的物理與天文學系。

  根據公開資料,猶他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每年只招收約20名研究生,錄取條件十分苛刻,但有減免學費政策。

  在知乎上,有網友從她的一張與人合照的照片背景里看到了“試管和移液槍”,這兩樣均與生物專業有關。

  隨后該網友在一個科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researchgate”上查詢到,唐曉琳“在猶他大學的生物物理專業讀phd,做的方向還是難度相當高的病毒RNA(項目)”。

  這位網友的言論引發了很多博士生、尤其是科研工作者的共鳴。與外界想象中的光鮮亮麗、前途似錦不同,他們往往要面對的是導師不讓畢業、實驗反復失敗、花大量精力時間研究的項目“永遠不會出來成績”。即使畢業了,也可能面臨著壓根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尷尬局面。

  “如果生物PhD能夠有一個合理的退出/止損機制,或許這樣的悲劇就可以避免發生了,”一位網友這樣評論道。

  一位自稱是唐曉琳師妹、同在美國讀書的匿名網友寫道,唐曉琳“有時候要半夜去實驗室守著實驗,特別辛苦”,“記得有次和她吃飯,吃完了都晚上10點了,她還要回實驗室看結果”。

  這位網友還透露,唐曉琳在讀博過程中換過導師,“之前的導師據說對她和另外一個中國女生不是特別好”。

  作為舊金山的地標,金門大橋一直被譽為橋梁工程的奇跡,但也被稱為“自殺圣地”,開放約80年來,已有1500人從橋上跳下,包括在美國名校留學的中國學生。不過,據當地人介紹,目前大橋上已有防自殺網。

  2010年,唐曉琳的一位密友曾去往金門橋拍照,稱“站在金門橋上那一秒,眼淚就忍不住流下來”。唐曉琳轉發并說:“是因為太冷風太大吧。”

來源:山東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