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0月13日訊(記者 王煒 實習記者 李紅曄)

智慧城市,這可是一直都很火的一個概念,很多人都期待智慧城市的建設來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業務辦理排隊難的問題。但智慧城市卻像蹣跚的老人,一直都在學術界的討論中,卻沒走進咱老百姓的生活。今天傳來一個好消息,山東智慧城市的地方標準開始制定,智慧城市向前邁出一大步。
今天上午,國家智慧城市標準化總體組副組長單位揭牌儀式在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舉行,智慧城市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開始啦,在儀式上國內頂尖的專家一起交流智慧城市的各項標準和未來發展的技術方向。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智慧城市中心主任方可說:“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是國際電工委員會 ‘智慧城市’系統委員會的國內技術對口單位,我們參與組織好國內的專家代表國家參與國際標準的研究與制定,同時我們也是國家智慧城市標準化總體組副組長單位,在國家層面制定國家標準,也發了山東的聲音,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未來智慧城市世界標準的制定,有咱山東的話語權。那智慧城市會給咱老百姓帶來哪些便利呢?
方可表示,從上班打開車門的一瞬間,整個“智慧城市”里面的“智慧停車”的應用就會規劃出一條最優化的路線,避開堵車的高峰,提供一個優化的路線圖 。那么當到達單位的時候就可以提前告知單位空閑的停車位,如果停車位緊張將優化出周圍的替代公用車位。同時隨時可以通過智慧化的應用獲取車輛所在的位置和安全的情況。

方可說:“智慧城市還有一個重要的應用,就是涉及到繳費,包括住房公積金的提取和銀行的現場繳費,實現一號一窗一網,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讓數據多跑腿,讓市民少跑腿,減少市民排隊和等待的時間,提高生活的效率。”
編后:隨著智慧城市標準制定的落地,山東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將走在全國前列,而這會讓咱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