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天新生兒的家長自己買藥后直接按說明書上一次2包、一天3次的要求給孩子吃藥。再次提醒非醫療朋友們,說明書上印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的藥物一定要經醫生指導后再用!吃藥有風險,喂藥需謹慎!”泰醫附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齊驥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這樣的微信,網友在慶幸孩子沒事的同時,質問怎么會有這么粗心的父母?有17年臨床經驗的齊驥告訴記者,像這樣給孩子吃錯藥品劑量的粗心父母不在少數,還有很多老人使用“土辦法”給孩子治病,造成嚴重后果。
家長按包裝說明給孩子服下成人藥劑量
“醫生,你趕緊看看我家孩子怎么了?從上午開始就一直哭鬧,不吃奶、也不睡覺。”近日,齊驥在巡視完NICU里的有“小病號”后,水還沒來得及喝,就被喊往接診室。
“當時已經是晚上9點多,孩子剛出生8天,一直在哭,聲音都有點嘶啞了,我給孩子檢查后發現除了腸鳴音有些亢進外,并沒有其他明顯癥狀,懷疑可能是腸絞痛。”齊驥說,在與家長溝通后得知,孩子出院時有黃疸,醫生建議吃一些去黃疸的藥物,孩子父母就買了一些。“因為都是很常規的退黃疸藥物,剛開始我沒想到是吃藥的問題,再一詢問,家長告訴我是按說明上一天3次、一次2包給孩子吃的,我才發現是藥物劑量的問題,還好當時孩子沒有其他癥狀,觀察后就叫孩子回家了,三天后來復查,孩子挺好。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后果很嚴重。”齊驥表示。
記者在齊驥所發的朋友圈看到,該家長給孩子服用的藥品,外盒包裝用法用量上寫著:開水沖服,一次2袋,一日3次,并沒有寫明幼兒的使用劑量。“很多藥物說明書上的服用方法一般是針對成人的,有的會注明兒童用藥劑量,有的會注明兒童酌減,有的會寫兒童慎用或禁用,就算沒寫兒童用法的,說明書上印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的一定要找醫生指導,再服用。”齊驥強調。
熱衷“土辦法”、看錯醫囑,粗心家長真不少
齊驥介紹,她曾接診過一名幼兒,家中老人使用“土辦法”為孩子治療拉肚子,致幼兒生命垂危。“家屬介紹,因為孩子有點拉肚子,奶奶就給孩子喝了半茶碗罌粟殼水,當時孩子送來的時候反復呼吸停止,頻繁抽風,瞳孔縮小似針尖兒,情況十分危急,慶幸的是經過救治,孩子最終康復出院。”齊驥進一步解釋,這種依靠“土辦法”給孩子治病的家長不在少數,有的家長給孩子口中抹黃連,說是敗心火,導致孩子上吐下瀉。由于新生兒胃腸道發育不完善,隨意服用藥物可能會引起腎功能衰竭、腦損傷等,嚴重者可能會危及生命。
“之前還有一個家長,看錯了醫生開的藥品服用說明,本來是服用四分之一個藥片,結果家長看錯了,給孩子吃了4個藥片,導致孩子嗜睡,如果嚴重的話還得洗胃。”齊驥提醒,家長在給孩子服藥時,一定要查看是否為醫生所開藥物,使用藥物時要核對姓名、藥物名稱、使用方法、藥物劑量等,按時按量嚴格按照醫囑執行,有疑問及時向醫生詢問。
來源:中華泰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