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硬座嗎?”“有。”“臥鋪呢?”“臥鋪沒了。”“那來張硬座吧。”“硬座沒了。”這雖然是用來調侃春運難買火車票的段子,卻也是在網絡售票出現之前,春運排隊搶票的常見畫面。如今,車站早已不見了排隊買票的長龍,城區內的代售點也大多門店冷清,有的已經悄然轉型做起了話費充值、有線繳費等小生意,還有的甚至面臨關門停業。

在省城一火車票代售點前來買票的人寥寥無幾在省城一火車票代售點前來買票的人寥寥無幾

  白干一天不賺錢
  代售點準備停業

  下午一點鐘左右,記者在走訪濟南一高校附近的火車票代售點時發現,十幾平方大的門店內集中了移動話費充值、福利彩票、有線電視辦理等幾種業務,屬于火車票代售的只有小小一個窗口。雖然已經過了飯點,但售票員仍然沒吃上午飯。在記者進門后的短短二十分鐘內就有五六個顧客進來咨詢業務,然而售票員對此卻連連搖頭:“都是學生票,免費取的,白忙活半天根本一分錢不賺。”據他所講,該售票點因為靠近高校,臨近學生放假時一天能接待幾十名顧客,然而大多數人是來取學生票或咨詢的。即使近期是春運購票高峰期,一天最多也只能賣出十張左右。

  記者了解到,就在幾年以前,火車票代售點也是春運搶票的主戰場,售票比一度占到六成以上,高峰時一天能賣出幾百張、甚至上千張票。在當時,旅客在代售點買票需要交納5元的手續費,而代售點就依靠這個手續費賺錢。2012年是代售點興衰的分水嶺,那一年全國鐵路全面推行無手續費的網絡售票,發展至今“手快”幾乎取代了排隊,令代售點日漸淪為取票點。“好幾次到了車站也要排隊,反正學校門口就有售票點,吃個飯的功夫就取出來了,人還少。”一位前來取票的學生說。

  由于高校集中、人流量也較大,根據地圖顯示,在省城濟南的文化東、西兩條路上共有四五家代售點,但記者走訪時發現它們大多面臨生存危機,老板更是有苦難言,有的甚至準備停業:“原本代售點預售期就比互聯網晚兩天,假期根本沒有優勢。但因為取票方便,周邊旅客還會因為近便又不排隊而選擇在這里取票。但是現在異地取票費也取消了,車站內自動取票機又很多很方便,再不行上車還能補票,我們生意就更不好,做完今年可能就考慮關門了。”

兩年消失近三成代售點  山東還有六百多家兩年消失近三成代售點  山東還有六百多家

  “三四年前還需要排隊買票,大概從兩年前的春節開始就用手機了。每到開票時間就不停地刷,比排隊方便多了,因為能及時掌握余票情況調整車次。”記者看到,就算是在火車站內的售票大廳,如今也是排隊取票的人越來越多,排隊買票的人越來越少。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如果不是因身份證臨期怕取不出票,誰愿意跑那么遠來受排隊之苦呢?

  據鐵路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春運互聯網售票占總售票總量比已超80%,其中通過手機購票比例也已超80%。為了方便網上購票,12306網站技術擴容,日售票能力從1000萬張提升至1500萬張。火車站實現了互聯網、車站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機“掃碼支付”全覆蓋,自動售票機也可發售全國各次列車車票,實現跨局異地售票,并已加裝港澳臺旅客購票專用識讀設備。可以說,市民購票形式日趨多元化,然而這對火車票代售點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調查發現,2016年11月12306網站顯示當時全國共有15443家火車票代售點,但兩年后的今天只剩一萬家左右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代售點已經悄然退場。如今,山東省共有六百余個代售點,其中濟南市有103個。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擔憂:“網上訂票操作過程對部分中老年人來說過于繁瑣,而去車站買票的打車費可比5塊錢手續費貴多了,代售點都停業了也很不方便啊!”還有人建議,能不能取消代售點5元的手續費,借鑒機票銷售方式從票額中拿一定比例的傭金?然而種種跡象表明,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下,代售點已步履艱難。

即使有客也沒有票  背靠酒店也難賺錢即使有客也沒有票  背靠酒店也難賺錢

  因為學生取票是免費的、學校門口的生意不好做,那酒店、旅館附近流動客多,情況會不會好一點呢?答案也不盡然。“濟南到青島的高鐵二等座,有嗎?給我兩張。”在一家位于酒店附近的代售點,正在買票的韓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是青島人,來濟南出差,如果不是恰好路過也會用手機網上買票。“來買票的人很少,主要是車票也少,我們也是有心無力。”售票員介紹,很多人過來都是抱著撿漏的心態,然而經過一輪網絡廝殺后,代購點的剩票也所剩無幾,早已陷入“淡季有票無客,旺季有客也無票”的尷尬。“原來是住在酒店的乘客過來買票,出差的、旅游的都有,甚至一次購買十張、二十張的也有,旅游旺季更是人比票多。現在不行了,春運也沒賣出幾張,倒是取票的挺多。”記者了解到,為了方便差旅乘客出行,很多酒店、快捷賓館都有代售點,但如今也是入住的人只多不少,買票的人只少不多,偶爾有出售也是被用手機不靈便的中老年人買走:“孩子不在家,不會網購,這兒買票比去車站方便。”

  為了走出困境,部分代售點開始謀求“轉型”,從只代售火車票增加到代售飛機票、提供辦理簽證、旅游咨詢包團等增值服務,希望通過拓展業務來求得更多的生存空間。有相關人士指出,火車票代售點遇冷的原因不是管理、經營不善,而是時代的進步。此前購票方式單一,火車票代售點的出現,于普通市民來說多了一條購票渠道,于火車站而言則起到了分流減壓的作用。如今網絡購票技術成熟,市民購票更加便捷、便宜,代售點需尋找新的發展道路。

  來源: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