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剛來濟南工作的人來說

  價格低廉、商品眾多的姚家舊貨市場

  是個不得不提的地方。

  第一張折疊床,第一把椅子,

  乃至第一輛二手自行車都可能來自這里。

姚家舊貨市場啟動拆遷。 齊魯晚報記者 劉飛躍 攝姚家舊貨市場啟動拆遷。 齊魯晚報記者 劉飛躍 攝

  3月23日,中央商務區姚家香港街片區二期開始拆遷。該片區范圍為姚家物資調劑市場(姚家舊貨市場)片區。范圍為解放東路往南到姚家派出所,漿水泉路以東至現代逸城。月底簽署拆遷協議,4月6日前完成交驗騰房。

  記者探訪得知,舊貨市場的商戶大部分選擇搬到祝甸,而一些附近的小商鋪如服裝店、小吃店則選擇就近搬遷。

  聽到姚家舊貨市場要搬遷的消息,濟南市民王女士感慨萬千,因為八年前在這里購買的折疊床仍舊放在家里。

  我2010年來濟南工作,因為沒有多少錢,就去姚家花三四百元買了折疊床、床墊,去年搬家后還用了一段時間。

  王女士的經歷可以說代表了

  不少來濟南打拼的打工族

  以及高校畢業生的內心想法,

  剛來濟南工作,沒有多少錢,又無親無故,

  姚家舊貨市場的貨物種類繁多,

  而且夠便宜,

  對于這些人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吸引力。

姚家舊貨市場的商戶忙著拆遷處理。 齊魯晚報記者 劉飛躍 攝姚家舊貨市場的商戶忙著拆遷處理。 齊魯晚報記者 劉飛躍 攝

  鐵打的姚家舊貨市場,流水的“濟漂”。市場迎來一批打拼者,讓他們以最小的成本留在濟南,這或許是當初設置市場的目的。現在沒人知道姚家舊貨市場成立的確切時間,來自官方的說法是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

  公開信息顯示,現在的姚家舊貨市場占地面積約有1萬余平方米,到2017年11月大約有80余租戶,另有沿街商鋪30余戶,主要經營家電、家具、五金土產等十余種商品。這里曾經是濟南東部集家具、電器、自行車以及電動車等于一體的最大的舊物資調劑市場。

  “成立時間大概是1995年,這兒都是大眾化的商品,不少都是中低檔的家具,一般都是租房子的學生以及普通市民來買。”從事家具生意的張先生說,之前舊貨市場生意一直不錯,不過從去年到今年生意都不大好干。

  在濟南安家積累了一定經濟基礎后,市民楊先生很少去二手市場了。

  我來濟南工作時,除了五百塊錢的房租,就花一千塊錢置辦齊了全部家當,后來買的東西大部分扔了,但為了紀念那段苦日子,我還是留下了一把小凳子。搬遷傳了十來年,“能干一天是一天

  “拆遷”這個詞一度離這里的商戶非常近。早在2月27日,記者探訪市場時,不少地方已經噴上了紅色的“拆”字。

  對于這些“拆”字,從事廢舊電視生意的王女士本月初對記者說,姚家舊貨市場要搬遷的消息已經傳了十來年,每年年初都傳言要搬,去年11月底傳言真要搬。“香港街也拆除了,東面的一個市場也拆了。這里也差不多了,今年算是到頭了。”

  正如王女士所言,姚家市場要拆遷的消息已于去年年底傳了出來

  而在此之前的2016年9月,位于姚家舊貨市場南側的姚家路(香港街)開始啟動拆遷,總拆遷面積為18萬平方米,3500戶沿街商鋪和租賃戶從簽約到搬遷騰房只用了半個月時間。

  從2月27日到現在的一個月時間,記者對姚家市場搬遷持續關注。雖然對搬遷有所準備,但是官方搬遷的通知自3月23日張貼之后,商戶除了原來的灑脫、淡定之外,更增添了一些焦慮、無奈。

  提起姚家舊貨市場的搬遷,不遠處的中央商務區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在歷下這塊寸土寸金的地方,有這么一大片類似于棚戶區的舊貨市場,影響的不僅僅是周邊的景觀,人流聚集帶來的消防、交通問題也不能回避。

  “CBD就在旁邊,你看看吧,想想也知道了”

  “CBD那么豪華,離我們這里這么近,總感覺不大協調”

  ……

  這是近期記者探訪此處時聽到的比較多的話。

  從目前來看,從歷下大廈一直往東到姚家二手市場的解放東路,其品質與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中央商務區相去甚遠。作為CBD西入口,該區域內臨街商戶較為凌亂,門面店招不協調,社區業態良莠不齊,夜景平淡,道路設施陳舊,街道休閑綠地不足,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后。

  拆遷正式啟動,本月底斷水斷電

  3月26日9:30,記者在姚家舊貨市場西門看到,門兩側都貼著拆遷通知。通知上寫著:

  按照歷下區委、區政府的工作要求,歷下區東區工程建設指揮部的工作部署,自2018年3月23日至2018年4月6日對中央商務區姚家香港街片區二期開始地上物拆遷工作。通知要求,3月23日至3月30日簽署拆遷協議,3月31日起對沿街所有房屋進行停水停電。3月31日至4月6日完成沿街房屋交驗騰房。

  記者沿著通知上寫的拆遷范圍探訪,不僅在姚家舊貨市場門口貼著拆遷通知,解放東路南側的墻上、漿水泉路東側的墻上每隔不到50米就貼有一張拆遷通知。

  姚家舊貨市場一名商戶說:

  拆遷通知是一家一家發的,第二天又來問有沒有沒接到通知的,是不是全部接到通知了。

  大部分搬到祝甸,有的直接不干了

  不少舊貨市場的商家決定搬到祝甸,有一些已經與祝甸那邊商議好了。但還有一些商家表示通知下得太突然,還沒有準備好搬到哪兒。

  通知發得太突然了,雖然拆遷傳了很久,但傳完就一直沒有其他動靜了,這次突然讓搬,現在還沒來得及找。

  一名不具名商戶說。

  除了另找一個地方外,還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商戶表示拆遷以后就退休不干了。

  再過幾天這里拆了就不干了。回家看孫子去。

  得知即將拆遷,貨物低價甩賣

  全店的東西便宜處理了,衣服、鞋、帽子都按最低價處理了,最低10塊!

  漿水泉路上一家賣衣帽的店主拿著喇叭在街上喊。周圍學校的學生和附近居民紛紛到店里挑選適合自己的東西。

  過兩天就搬,但還沒決定好搬到哪兒去,找個人多的地方或者學校附近不容易啊。

  一家羊肉湯餐館的員工說。

  還有一些商家選擇搬到姚家金街或者附近一些未劃入拆遷范圍的地方。有幾家店鋪已經搬走了,一家服裝店還在原店門上貼紙條告訴顧客此店搬到姚家金街去了。

  小店容易搬走,但有些占地面積較大的商戶卻有些犯愁。解放東路南側一家拆遷范圍內的汽車維修站由于車輛占地原因,整個維修站面積很大,老板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地方。

  市區找不到合適的地方。現在考慮去郊區了。

  作為東部城區曾經最大的舊貨市場,姚家舊貨市場的起起落落可以說是濟南舊貨市場的一個縮影。作為傳統零售業的代表,從之前的紅火到進入落寞,異地搬遷以求得生存似乎又成了這類傳統銷售市場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