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萊蕪在線網友爆料:5月9日中午,萊蕪某學校五年級一女生在學校門口被一陌生人糾纏,對方聲稱是語文老師,并說“還教過你,你不認識了嗎?”,女孩一看確實不認識,要走。陌生人一把抱住了女孩,想要強行帶走。幸虧附近有女孩同學的家長注意到這一幕,察覺不對勁,將陌生人趕走,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女孩家長目前已經報警。

  今天上午, 該學校老師向家長發布了《防止兒童被拐騙 致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學生及家長注意安全。全文如下:

  《防止兒童被拐騙致家長的一封信》

  近期不法分子抓住孩子年齡小,缺少防范心理,容易聽信別人的特點,利用引誘、強行等手段實施犯罪,所以廣大學生家長要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防止拐騙事件的發生。

  拐騙者常用的誘騙手法

  1、“權威誘惑法”

  這類拐騙者之前做過一些“功課”,他們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們的初步信任。拐騙者大致會這樣說:“我是受你爸爸、媽媽委托,帶你回家。”

  2、“物資利誘法”

  這種誘騙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樣禮物要送給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帶路引路法”

  誘騙者利用孩子善良、樂于助人的品格引誘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場的路怎么走嗎?能不能帶我去???”

  4、不法分子利用“我是學校其它班的老師,你班主任(老師)讓我你說---------,讓我帶你到哪里哪里------”

  遇到這類情況,我們千萬不能跟他(她)走,因為我們不認識他們,也不了解他們的情況。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家長有責任確保兒童的絕對安全,一定要做到。

  1、教給孩子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以防止壞人以各種手段騙取孩子的信任將孩子拐騙。不搭陌生人的便車,不接受陌生人的錢財、玩具、禮物或食物,堅決拒絕他們的誘惑。

  2、駕車的陌生人問路,要與其保持一定距離,不可貼近車身;不要把家中的鑰匙掛在胸前;不在放學的路上逗留玩耍;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財富。

  3、在幼兒園、學校接送孩子時,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盡量不要讓別人代替自己接孩子,防止壞人乘虛而入。放學時如果不是自己的親人來學校接,要及時地告知老師,由老師聯系家長,在不能確認的情況下不能跟別人走。

  4、孩子因病假或事假不能到校上課時,家長必須和班主任取得聯系,告知班主任并說明情況。

  5、家長有急事時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哪怕時間很短,也不能這樣做。

  6、教給孩子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主稱及電話號碼并要讓其熟記,要告知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騙,綁架時,應找警察或者撥打110電話,教其學會一些‘緊急避險’的方法,同時可以模擬特殊情況,讓孩子進行演練。

  7、教育孩子遇到有陌生人佯稱你家中有緊急事情,需帶你離開或帶你去找父母時,不可輕信他的話,可立即報告老師、并與父母取得聯系,以確認是否屬實。

  家長要以身作則,自覺遵守學校的有關制度,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制度,給孩子做好榜樣。

  1、在學校門口兩側設有警戒線,請各位家長送孩子時請于警戒線止步,無特殊情況家長不得進入校園,如有特殊情況,請在保安值班處填寫來客登記值班領導簽字后方可進入。

  2、如進入校園,請主動與班主任老師聯系,帶門衛與班主任老師確認后方可進入,上學上課期間孩子離校家長必需憑班主任簽字的請假條方可,家長在未得到許可時不得強行進入校園。

  3、教育孩子必須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按時到校。放學后要求學生立即回家,尤其是路上要求孩子按時到家,不準在室外逗留,不準到同學家中逗留,不準與校外人員交往。請家長遵守時間,避免早到或遲到。

  3、接送孩子各類車輛請自覺文明停車,孩子上車下車特別要注意安全,車輛禁止在校門口兩側掉頭,更不能在把車停在馬路的行車道上,不能為了自己方便造成避擁堵,對孩子們的安全構成危險。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一切,希望大家時時提高警惕,牢固安全防范意識,家校合力共筑孩子成長之路。

  2018年5月10日

  除此之外,

  我們還應該給孩子做好安全意識教育。

教孩子自己熟記家庭信息

  教孩子自己熟記家庭信息

  當孩子達到一定的年齡時,父母應當日常教育他熟記自己的家庭信息,這樣一旦意外發生時,孩子可以順利的和家人聯系,避免走失。

  建議:孩子要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名字,記住自己住的城市名字以及小區名字和門牌號,但是要叮囑孩子不能隨便告訴陌生人。

  站在原地不動很重要

  要跟孩子說,一旦找不到爸媽,就站在原地不要動,尤其不要跟陌生人走,告訴他,只要站在原地不動,爸爸媽媽一定會回來找他的。

  建議:注意!和媽媽走失后多數孩子都會習慣性的亂走,所以媽媽平常應當以情景演練為主,而非單純說教。

  適當應用科技產品

  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使用一些高科技產品,幫助家長隨時隨地用手機或者用電腦查詢到孩子的位置,并劃定安全范圍。

  建議:比如兒童專用手機手表,告訴孩子隨時佩戴,當然在佩戴前要征求孩子同意,避免孩子不同意而自己扔掉。

  為了孩子,不要冷漠,請提醒身邊有小孩的親人和朋友,讓更多的人看到,讓更多的人知道!

  來源:萊蕪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