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濟南商河縣殷巷鎮李桂芬村,“梨王、梨母、梨子”一家三口碩果累累,一棵樹的產果量在700-1400斤之間。這三株老梨樹年齡最高四百多年,最小的三百多年。而該村的梨園總面積近300畝,園內許多果樹擁有300年以上樹齡,百年樹齡的達700多棵,所產貢梨已于2011年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含糖量很高,皮薄脆甜,成了濟南著名的水果。(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周青先 通訊員文杰攝)

9月17日,濟南商河縣殷巷鎮李桂芬村,“梨王、梨母、梨子”一家三口碩果累累,一棵樹的產果量在700-1400斤之間。這三株老梨樹年齡最高四百多年,最小的三百多年。而該村的梨園總面積近300畝,園內許多果樹擁有300年以上樹齡,百年樹齡的達700多棵,所產貢梨已于2011年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含糖量很高,皮薄脆甜,成了濟南著名的水果。(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周青先 通訊員文杰攝)

9月17日,濟南商河縣殷巷鎮李桂芬村,“梨王、梨母、梨子”一家三口碩果累累,一棵樹的產果量在700-1400斤之間。這三株老梨樹年齡最高四百多年,最小的三百多年。而該村的梨園總面積近300畝,園內許多果樹擁有300年以上樹齡,百年樹齡的達700多棵,所產貢梨已于2011年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含糖量很高,皮薄脆甜,成了濟南著名的水果。(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周青先 通訊員文杰攝)

9月17日,濟南商河縣殷巷鎮李桂芬村,“梨王、梨母、梨子”一家三口碩果累累,一棵樹的產果量在700-1400斤之間。這三株老梨樹年齡最高四百多年,最小的三百多年。而該村的梨園總面積近300畝,園內許多果樹擁有300年以上樹齡,百年樹齡的達700多棵,所產貢梨已于2011年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含糖量很高,皮薄脆甜,成了濟南著名的水果。(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周青先 通訊員文杰攝)

9月17日,濟南商河縣殷巷鎮李桂芬村,“梨王、梨母、梨子”一家三口碩果累累,一棵樹的產果量在700-1400斤之間。這三株老梨樹年齡最高四百多年,最小的三百多年。而該村的梨園總面積近300畝,園內許多果樹擁有300年以上樹齡,百年樹齡的達700多棵,所產貢梨已于2011年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含糖量很高,皮薄脆甜,成了濟南著名的水果。(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周青先 通訊員文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