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這些市縣強在何處

  九市六十九縣(市、區)獲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榮譽稱號

  □記者 趙琳 趙君 報道

  本報濟南10月11日訊 今天上午,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授牌儀式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根據省委、省政府下發的《關于表揚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的通報》,授予濟南市等9個市、濟南市歷下區等69個縣(市、區)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榮譽稱號。

  文化強省先進市縣的創建周期為兩年一次,覆蓋全省17個設區市、137個縣(市、區)。2013年9月、2015年10月分別公布了前兩屆入選名單。“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通過材料審核、實地考察、部門評價、電話調查等一系列程序嚴格評選產生,以省委、省政府名義進行通報表揚,是省委、省政府對各地文化建設表彰的最高榮譽。

  記者獲悉,此次測評依據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考評指標體系進行,測評2015~2017年的相關工作。測評內容設置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加強文化建設組織領導、群眾滿意度等7項一級指標,21項二級指標,51項三級指標。與上屆相比,新增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涵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厚道魯商”倡樹、國有文化資產監管體制改革等13個指標,對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等21個指標進行調整和同類項合并。

  本次創建考評活動委托第三方機構組成考評組,根據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對報送材料進行評審,并赴各申報市、縣(市、區)進行實地考評,省直有關部門結合業務工作實際對相關指標提供評價數據。第三方機構匯總部門評價、材料審核、實地考評和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得分情況,形成綜合考評報告。據悉,為保證考評真實度,第三方機構隨機定點、實地測評,測評范圍包括圖書館、文化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體小廣場以及各區市街道社區、行政村等7大類1000余個測評點;群眾滿意度調查采用電話調查的形式,對當地常住居民進行了隨機調查。

  入選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的市、縣(市、區)數量,與上屆相比呈現井噴式增長。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山東文化強省建設力度逐年增強。

  相關鏈接

  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名單

  先進市(9個):

  濟南市 青島市 淄博市 煙臺市 濰坊市 濟寧市 威海市

  日照市 臨沂市

  先進縣(市、區)(69個):

  濟南市歷下區  濟南市市中區  濟南市槐蔭區

  濟南市天橋區  濟南市歷城區  濟南市長清區

  濟南市章丘區  青島市市南區  青島市市北區

  青島市李滄區  青島市西海岸新區

  青島市城陽區  青島市即墨區  膠州市 平度市

  淄博市張店區  淄博市淄川區  淄博市博山區

  淄博市臨淄區  桓臺縣 沂源縣 滕州市 棗莊市市中區

  棗莊市臺兒莊區 廣饒縣     東營市墾利區  利津縣

  煙臺市芝罘區  煙臺市福山區  煙臺市牟平區

  海陽市 萊陽市 蓬萊市 龍口市 招遠市 萊州市

  濰坊市奎文區  青州市 諸城市 壽光市 安丘市 高密市

  昌樂縣     濟寧市兗州區  曲阜市 鄒城市 微山縣

  金鄉縣     泰安市泰山區  肥城市 威海市環翠區

  威海市文登區  榮成市 乳山市 日照市東港區

  日照市嵐山區  莒縣  五蓮縣 臨沂市蘭山區 郯城縣

  沂水縣 沂南縣 臨沭縣 齊河縣 無棣縣 鄒平縣

  菏澤市牡丹區  巨野縣 鄆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