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藍領調查:干滿半年就算老員工

  隨著iPhone秋季新品發布,全國各地的富士康生產線迎來了出貨高峰,“招聘返費”成為了留住工人的秘密武器。所謂“返費”就是企業給中介或工人的額外費用,但前提是工人必須干滿一定天數。“在成都富士康,只要工人干滿三個月,返費近萬元。”專注藍領招聘服務的職多多創始人陳黎暉告訴記者。

  2010年陳黎暉進入藍領招聘市場創業,在此期間中國勞動力市場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用工荒、用人貴成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普遍問題。今年是最早一批“00后”正式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間,年青一代的就業理念有了很大轉變,企業又面臨工人流失率不斷攀升的困擾。

  供需失衡加劇

  廣義上的藍領是對初級崗位從業者的統稱,既包含傳統的農民工、制造業工人,也包含快遞餐飲、房產中介、網約車司機等都市新藍領,他們都是為城市日常運轉貢獻力量的普通勞動者。據2017年度統計數據,全國藍領人群總數約4億。

  即便是藍領工資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剛畢業的大學生,但是想要招到人并不容易。“青島當前工廠一般平均底薪在2500到3000元之間,加上加班綜合下來每月工資有四千多。”陳黎暉介紹,之前說藍領工人掙得比大學生多,這說法其實不準確,嚴格上要看工作時間。大學生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時,藍領可能是一周工作6天每天10小時,工作強度要高。

  藍領崗位招工難,背后則是供需失衡。相關數據顯示,年輕人數量大幅減少,“90后”人口比“80后”少23.24%,農民工新增總量放緩,增速連續5年下降。同時,藍領群體平均每年2到3次更換工作,企業留人難使招工成為常態。

  隨著城鎮化發展,城鄉地區工資差距迅速縮小,勞動力流動性下降。陳黎暉舉了個例子,菏澤是省內勞動力輸出區域,當地平均月基本工資 1800到 2000元,算上加班也能到3000元。最關鍵是家鄉工作更有吸引力,下班就可以回家,父母老婆孩子都在跟前。

  記者調查發現,近幾年勞動力市場技能型人才十分搶手,企業對勞動力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需求越來越高。“技工類工資要高得多,焊工、鉚工在7500元左右,沖壓工也有6000元。這些崗位在企業里一般穩定性很強,工作強度沒有普工大,工資偏高,市場流動性小。”陳黎暉認為,現在的職業教育客觀上沒有定位為培養產業工人,再加上課程與市場脫節,導致供需矛盾。幾年前他去過一所開辦電子商務專業的職業中專,結果吃驚地發現教材還是1998年的。

  招工成本人均千元

  在汽車北站旁的人才市場,剛從物流行業辭職的老林對一家民營科技企業的普工崗位很感興趣。招聘簡章顯示:轉正后交五險一金,綜合月工資5000元,提供兩餐、高溫補貼和生日禮物等。在問到能否適應工廠環境時,老林笑了笑:“應該能吧,畢竟都過三十歲了,比年輕人靜得下心。”

  為了吸引求職者,工廠普遍開出誘人的條件,男女不限,年齡放寬到45歲,很多還提供五險一金、帶薪年假、包食宿、年終獎等福利待遇。盡管如此,人才市場上的年輕人并不算多。不少企業招工越來越依靠中介和勞務派遣公司,承諾每介紹一名新員工,只要干滿3個月就給予返費獎勵。

  在青島平均招一個工人,企業付出的招聘返費在千元左右,有的崗位流失率高,一年要多次招聘。陳黎暉認為:“現在市場是個比較扭曲的狀況,即使是返費很高,企業仍然留人難,工人能干滿半年就是老員工了。”

  但十多年前情況卻不是這樣,“以前勞務中介向找工作的工人收費,一人收三五十元;現在變成企業招工要給中介付費,找活的不交錢了。”陳黎暉說。

  高昂的人力成本、較低的轉化率也迫使中小企業推行“機器換人”,甚至是業務轉型。從事制鞋行業25年的青島恒晉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岳仁成深有體會:“原先與H&M議價都是一美分一美分地談,隨著勞動力在內的綜合成本提高,公司已經從大批量低單價轉型成小批量多頻次生產。高峰時期工廠有六七百人,而過去幾年人員數量大幅降低。”在“江北皮鞋第一鎮”即墨藍村鎮,不少企業主也坦言月薪三千元已經很難招到工人,不少代工訂單逐步轉移到東南亞,制鞋業迫切需要轉型。

  新一代就業理念轉變

  藍領崗位供需矛盾主要是由于人口紅利消減,而另一方面則是新一代就業者的生活和就業理念有了巨大的轉變,干兩三個月不滿意就跳槽的并不鮮見。

  相比于父母一輩,“90后”和“00后”更加在乎生活質量和福利待遇,挑剔食宿條件和工作環境,甚至有沒有WiFi,好不好找對象,都是他們求職的條件。個性自由的年青一代偏重于新興行業,愿意嘗試銷售類崗位,服裝專賣店、奶茶店、健身房這類相對體面的工作很受歡迎。而工廠車間枯燥重復,實行兩班倒或者是三班倒的工作制,年輕人很難接受。

  位于樂客城的一家知名連鎖餐飲品牌,因為招工原因開業時間一拖再拖。“餐飲業工作時間長,越是周末越忙,伺候人的活年輕人不愿干,企業也沒辦法,用了很多中年大姐。”陳黎暉表示,社會沖擊和誘惑很大,年青一代想法很多,沒有耐心做產業工人。他們的技能與市場需求也存在差距,像技工類工資不低,但他們干不了。

  未來藍領服務業工資將有大幅提升空間,例如月嫂就是個缺口很大的藍領崗位,月收入八千一萬比比皆是,但罕有年輕人入行。“這個崗位沒有那么高專業度,很多課程其實普通人也能學會,市場需求量大導致價格水漲船高。”陳黎暉說。

  不少高端藍領崗位,需求也遠大于供給。陳黎暉告訴記者,培養星級酒店服務人員的酒店管理學院,畢業生供不應求,讀三年制大專基本第二年就被招聘企業早早搶光。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亞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