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轉型為什么難?”在淘寶大學山東分校的課堂上,淘寶大學認證講師林達給這次來自傳統企業的學員們拋出了這個話題。通過林達的層層剖析,學員們對電商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對于老師所說的轉型困難和解決之道,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在11月7日的淘寶大學山東分校杭州課堂上,講師林達傳授企業轉型難的解決之道。 記者 任磊磊 攝
決策者不徹底轉變
企業難與新社會接軌
來自淘寶大學的林達老師既是一位營銷人才,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還參與編寫了《網店推廣》《運營不累》《視覺不哭》等電商專業書籍。
課堂上,林達從缺腦、缺人、缺錢三個方面闡述了傳統企業轉型之難。他說,傳統企業的領導大多有非常高的社會財富支配權,但是缺乏相對應的、適應新時代的戰略眼光,體現出來的就是缺乏具有互聯網思維戰略布局能力。而年輕人擁有很好的互聯網意識,也擁有前沿的創業能力,但又缺乏財富能力支配權。
“財富在誰手上,決策權就在誰手上,傳統企業的模式多是雇傭制,如果作為大腦中樞的決策者沒有徹底的轉變,企業很難做到跟新社會的接軌。而新的合伙人,則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創業積累。”林達說。
如今,很多傳統企業都在抱怨缺人才,尤其是互聯網人才,這其中也包括電商人才。
“互聯網企業都有自己人才交流的圈子,各家公司基本上都會在圈子里挖人才,傳統企業缺乏人才交流的圈子,招起人來特別難。”林達說。
錢的問題被排在了最后,其實很多傳統企業并不是真的沒有錢,而是沒有把錢落到實處。林達舉例說,傳統企業老板,一般都會先啟動一個項目,讓員工去試水,看著行就繼續投,不行就不了了之。加上傳統企業財務審核制度嚴格,雖然老板說要投入一個億,甚至幾個億來砸電商板塊,但是真正投入的錢不會太多。
僅靠本地產業帶
企業很難突圍
2018年山東民企百強榜顯示,山東有八成企業都是傳統企業。林達說,山東的制造業基礎非常好,企業也能生產很優質的產品,但是山東的互聯網領域,尤其是電商領域發展較北上廣深有一定差距。這體現在互聯網知識體系、信息體系、前沿技術、商業潮流等多個方面的滯后。
“比如,我們現在已經開始研究內容電商了,山東很多電商還在研究怎么打爆款。我們在打爆款的時候,山東電商還不知道如何加強店鋪搜索。”
林達分析,山東的人才很多,比如在分析了很多江浙滬的員工地域后發現,來自河南、河北、山東及東北的人是最多的,這些人都沒有在本地生根。
林達說,如果不能整合全球的供應鏈市場,僅僅靠本地產業帶,這會導致越是本地產業帶發達,競爭也越激烈,從而使得企業很難突圍。
結合實例授課
學員感觸很深
在去年春節期間,林達通過分析大數據發現,四五線城市返流帶動了當地服飾鞋帽的消費,把他旗下的一家品牌的60萬件服裝產品向四五線城市的20家店加單,并且無打折,60萬服裝春節期間全部售罄,賺了幾千萬元。
林達沒有講述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用自己的實操經驗,加上邏輯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學員們。
一家公司工程部的學員高彬感觸很深。他說:“收獲真的很大,尤其是作為傳統企業出身的我,在聽到老師說到傳統企業轉型的問題時最有感觸。我原本以為上課會比較枯燥乏味,但卻發現非常有意思,尤其是老師以女兒買化妝品的故事,闡述消費者購買能力,不論年齡大小,只要有財富支配權就是消費者;講述傳統的牛仔褲生產企業轉型滯后面臨的困難等案例時印象深刻。”
8日,學員們將開啟最后一天的培訓,除了參觀云棲小鎮外,還會去轉型成功的企業學習,聽負責人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