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不是這樣的!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山東教育發布”刊文指出,網絡流傳的所謂爆文觀點錯誤。

  省教育廳官微稱,網絡文章引用的是我省指導高中生進行模擬選課的數據,并不是2017級學生實際選課的結果,在新高考制度下,物理學科等級考選考人數與過去文理分科時修習的學生人數相比,出現一定下降是正常現象,學生對選考科目的選擇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不是由單一的學科學習難度決定的。

  2017級學生物理棄選率達60%?

  辟謠:引用的是模擬選課數據

  日前,有網友在網絡上發表題為《10省推遲高考改革,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新高考真是紙上談兵》的文章,還有的曬出教育廳10月16日的一組內部交流會PPT的統計數據來驗證,表示“山東高考改革理想很豐滿,學生選科現實很骨感”,引起眾多議論。

  省教育廳官微“山東教育發布”稱,網絡文章引用的是我省指導高中生進行模擬選課的數據,并不是2017級學生實際選課的結果。而根據省教育廳有關部門的調研和了解,就物理學科來說,我省2017級學生實際選課的結果比這個數據要高。

  網絡文章稱,學生在可供選擇的6門學科中選擇最多的學科為地理,占比67.86%,后面依次是生物57.83%、化學49.79%、歷史49.65%、物理39.52%、政治35.34%。并由此得出結論說:“山東物理棄選率竟達60%”。

  “必須說明的是,這一結論是錯誤的。”據“山東教育發布”介紹,在新高考制度下,物理學科等級考試已不是學生的必考科目,人們沒有任何理由要求高中生100%的必選物理學科參加等級考試。在山東學生模擬選課中,選擇物理作為等級考科目的學生達到39.52%的情況下,得出山東棄考物理等級考的學生竟達60%的結論,無疑是錯誤的。“照網絡上的這個說法,難道我們可以通過山東省模擬選課數據,得出‘新高考下山東半數以上考生棄考化學、歷史、物理、政治’的結論?”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現,不僅沒有棄選,不少高分生還首選物理。“要是我來選的話,應該會選物理、化學和歷史。”高考分數663分的山大畢業生小宗表示,他覺得物理并不難,并且很有意思。同樣的,高考分數645分的小閻也表示,如果選科的話他肯定會選擇物理,“之前理綜生物背的東西很多,占分還少,而物理占分多,還容易拉開分,優勢更大。”

  選擇純文科的超過純理科?

  辟謠:現在已沒有純文純理概念

  記者看到,有網絡文章稱,表中大數據告訴我們,山東考生選擇純文科(政史地)的占比16.70%,選擇純理科(物化生)的占比13.11%,選科結果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現在的選科制度下,已經沒有純文科和純理科這種概念了。”該業內人士表示,人們的傳統觀念還沒有轉變,認為“理化生”就是理科,其實像地理這個學科,之前是文科學生需要學的,但是延伸到高等教育,比如測繪、地質工程、環境工程等,都是理工科門類。

  “過去的高考分為語數外加文綜或理綜,由于理工科等招生計劃多,多年來形成了報考文科和理科的高中生分別占40%、60%左右的局面,在這種強制分為文理兩類科目組合的局面下,選擇物理這個理科組合的學生自然達到了60%左右。”省教育廳官微發文稱,在傳統高考模式下,并不意味著喜歡這些科目的學生真正達到了60%以上,可能只是因為有理科學習優勢而已。

  出現20種選擇,選課走班很麻煩?

  辟謠:“定二走一”模式讓走班變簡單

  網絡文章說,新高考下20種選擇會造成選科走班的麻煩事,并且現在高一就定下了專業方向,學生太小無法承擔其后果。而省教育廳官微則稱,《騰訊00后研究報告》對上述質疑做出了明確的回答。

  報告顯示,“00后”高中生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環境更加民主,無論在學校或在家里,“00后”都有更多的發聲機會;66%的“00后”表示,“有很多決定都是我自己做的”;72%的“00后”高中生表示“個人在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成果更能代表自己”;73%的“00后”表示“我會主動獲取資源來發展自己感興趣的領域”;62%的“00后”以某領域的深刻見解和創造來定義自我,表示“我會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投入很多時間和金錢”。官微稱,“00后”高中生呈現出的這些特征,當他們面對諸多人生挑戰和抉擇,是有自己的選擇能力的。

  而對于選科走班,省城的高中學校都做好了準備,有的專門設置了選修教室。以濟南一中為例,經過選課后,在組成的20種組合里,有14種組合選擇人數較多,這些學生組成20個固定組合班,他們不需要選課走班,剩余的組合選擇人數相對較少,他們就組成5個走讀班,采用“定2走1”方式,也就是每兩種組成一個班,學生需走讀一門學科。

  “我一周只走4節課,沒感覺到麻煩。”學生孫鵬告訴記者,根據他的選科結果,他只需要在上歷史課時去另一間教室上課,其余科目在自己班里上課即可。

來源: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