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改革開放領頭人、干事創業帶頭人、甘于奉獻先進人”,看完名單后,山東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丁兆慶教授分析,40個感動山東人物(群體)的共同特點是改革、創新、實干、奉獻。他們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飽含家國情懷,拼搏奉獻,堪稱時代楷模。
有企業家也有村書記
他們勇立時代潮頭,敢于啃硬骨頭涉險灘,勇于實踐探索,奮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一線,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是榜單中重要的一位企業家。1984年12月,出任海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張瑞敏制定了海爾第一個發展戰略:名牌戰略。1985年,他帶頭砸毀76臺不合格冰箱一事成為家電行業耳熟能詳的故事。三十多年來,海爾在張瑞敏的帶領下,始終秉持自我革命精神,成為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為中國企業乃至全球企業在新時代的轉型發展樹立了標桿。
他們引領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變革,推動重大科技進步。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傳喜1999年3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上任第三天,就收到法院的傳票——村里負債380萬元。二十年來,他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全體村民,讓一個“臟亂窮差”的落后村徹底改變面貌,如今代村各業總產值20多億元,村集體收入1.1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5萬元,村集體資產增長到12億元。
普通人演繹人間大愛
他們帶頭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受到公認的道德楷模。201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蠶莊鎮柳杭村孤寡老人劉盛蘭,靠拾荒捐資助學資助了百余名學生,18年間省吃儉用,卻捐出十多萬元,寫下人間大愛。
“我撐不住了。”這是孟祥斌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句話。孟祥斌生前系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金華某部司令部中尉參謀,2007年11月30日,為了救起一位因失戀跳江的女子,他拋下妻女,從十米高的橋上跳入江中。女子得救,他卻永遠離開了在橋上等待的妻女。
感動山東群體具有鮮明的齊魯和時代特色。“沂蒙新紅嫂”這一群體自覺傳承沂蒙精神,弘揚愛國擁軍光榮傳統,讓沂蒙精神在全國遍地開花結果。“泰山衛士”泰安消防支隊泰山中隊常年駐扎在海拔1500余米的泰山之巔,自1996年建隊以來,中隊先后救助群眾1200余人,挽救生命200多條。
四十事件彰顯山東成就
在評出的40件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中,很大一部分體現了山東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的成績,也體現出了山東的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升,這些成就分布在城市建設、現代產業打造、高科技產業發展、民生、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對山東的整體發展意義至關重要。
在交通基礎建設方面,1993年,濟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濟青高速公路的建成,把鐵路、水路、航空等幾種運輸方式銜接起來,形成了橫貫山東省東西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加速了山東立體交通格局的形成。它打通了沿海與內地省區的通道,把華東、華北、中原地區甚至沿黃流域、西北內陸與沿海大港——山東青島港聯系起來,使眾多內陸省區有了比較暢通的出海口。濟青高速公路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為搞活地方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條件。2011年,青島膠州灣跨海通道(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在民生工程改造上,山東積極開展中小學校舍改造,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1995年,臨沂在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中率先實現整體脫貧;實施聽障兒童搶救性工程;山東省社會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山東實施黃河灘區移民遷建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山東城鎮新增就業連續14年過百萬;濟南市人民政府設立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等,山東人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馬云云 時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