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淄博市百億國企的高管多是“85后”引起諸多質疑。12月12日,臨淄區國有資產管理局曬出了高管團隊的薪資和家庭背景資料。

  最新消息:

  12月12日,面對多家媒體的質疑,臨淄區國有資產管理局負責人提供了臨淄公有資產公司管理團隊的人員選拔、薪資報酬和社會關系等原始檔案材料。

  檔案資料顯示,臨淄公有資產公司委托臨淄區人社局組織考試,公開招聘員工。包括1988年出生的董事長張海港在內的高管團隊,最低月薪2903.40元,最高月薪5387.16元,他們的父母多為農民、退休教師和醫院職工等。

  當地一位政府官員說:“其實80后已經不年輕了,他們到了可以承擔一定責任的年齡。”(據澎湃新聞報道)

  事件概況

  今年10月31日,淄博市臨淄區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淄公資”)披露了《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

  雖然11月6日,臨淄公資決定取消本期中期票據發行,另擇時機重新發行,但是,記者卻從募集說明書中發現了另外的信息:

  這家淄博市臨淄區國有資產管理局旗下、總資產達132億元的國企,9名董監高竟全部為“80后”“90后”!

  9名董監高全為“80后”“90后”

  其中,1988年10月生人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海港僅是大專學歷,2014年1月入職臨淄公資擔任財務部項目助理、項目經理,2015年11月就擔任起了淄博市臨淄區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彼時張海港只有27歲。

  另外兩名董事,“90后”的郭宏坤和陳名洋,則均是從臨淄公資起步,隨后便一步登天坐上了董事寶座。

  陳名洋2015年7月剛剛入職臨淄公資擔任項目運營部項目助理,三個月后就當上了公司董事。當時,陳名洋還只有23歲。

  值得玩味的是,在“經營風險”項下,臨淄公資的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一方面表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人員無論是業務素質還是道德品質都經過了嚴格的審查,合格后公司才進行任用”:

  另一方面又表示“發行人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年齡較輕風險。發行人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年齡在24-31歲之間,年齡較輕。隨著公司經營規模持續擴大和業務范圍拓寬,可能會因為經驗、閱歷等不足給發行人的長遠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不單單董監高都是“80后”“90后”,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淄博公資本部及控股子公司在崗職工共計61人,這些人員的年齡均在35周歲以下。也就是說,淄博公資上上下下全部為“80后”“90后”。

幾年前還是“60后”當家

  幾年前還是“60后”當家

  臨淄公資并不是一直如此。

  落款日期為2014年4月的《2014年淄博市臨淄區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當時臨淄公資的5名董事會成員全部為“60后”。

  其中,董事長王守國1965年2月生人。

官方:成立工作組進行調查

  官方:成立工作組進行調查

  在12月9日下午的情況通報中,淄博市臨淄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臨淄發布”稱:

  近期,針對媒體關注的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監高人員“年輕化”問題,臨淄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由紀檢、組織、人社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對公有資產公司董事會成員任用情況進行調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同時,加強干部考察任用,配好公司董事會管理班子,努力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水平。

  目前當地調查處理結果還沒有公布,但是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西安高新控股已經更換了相關高管。(綜合中國證券報、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