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沒破大案沒斗兇徒,這個“平凡”民警為啥成了全國唯一獲“改革先鋒”的警察?

  摘要:“‘邱娥國’已經不再是一個人,他是全國幾百萬兢兢業業、忠誠奉獻的公安民警的縮影。我們都要向‘邱娥國’學習。”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來自江西南昌的基層民警邱娥國成為全國公安系統唯一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人。

  翻開邱娥國的履歷,在他27年的從警生涯中,最引人稱道的不是他破獲的大案奇案,反而是他在戶籍民警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付出點點心血,贏得百姓的信任和敬意。“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身為人民警察就要帶著感情去做群眾工作?!鼻穸饑褪沁@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榮耀。

  轄區走過的路程相當于繞地球三圈

  1946年,邱娥國出生于南昌市進賢縣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家境貧寒,是當地黨組織、政府和熱情的鄉鄰幫助他們家渡過一道道難關,幫助他讀完小學,送他參了軍,入了黨。1979年,也就是改革開放的第二年,33歲的邱娥國從部隊轉業,分配到南昌市廣外派出所擔任戶籍民警。

  派出所是公安機關最基層的單位,戶籍民警天天要和群眾打交道,從擔任戶籍民警的第一天開始,邱娥國就把老百姓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自己工作最基本的一條原則。他辦事,能辦的事及時給群眾辦,不能辦的事也給群眾解釋清楚,從不講“不知道”三個字,更不對老百姓兇兇喝喝。

  廣外派出所轄區在南昌市的老城區,面積大,人口稠密,小街小巷縱橫交錯。為了盡快熟悉轄區人員情況,邱娥國身上總是夾個本子,挨家挨戶摸情況,有時為了核準一個姓名、一個年齡,他常常要往一戶人家跑好幾趟。他說,作為戶籍民警,不能身在基層不會做群眾工作,不能身在群眾中不貼近群眾。

  在與老百姓朝夕相處,噓寒問暖的過程中,邱娥國了解了他們的苦樂,特別懂得他們的困難,邱娥國還不知不覺地管起了本與他戶籍民警工作職責沒有多大關聯的“閑事”——幫助轄區老百姓排憂解難。邱娥國從警以來,每年都要為轄區老百姓辦實事、好事達200多起。

  象山南路一家居民房子漏雨,邱娥國借來工具,連夜上門幫著修理屋頂;轄區里半夜三更一位生病的老太太不肯上醫院,子女只好請來邱娥國,他三勸兩勸,背著老太太去了醫院;一家臺球室營業到后半夜,吵得居民無法入睡,邱娥國找到老板,一起商量著調整了營業時間……在別人眼里,邱娥國管了很多閑事,他卻沒把這些事當“閑事”看。“這些事看上去好像不屬于派出所戶籍警職責范圍里的事,但實際上這些都是一個人民警察應該去做的事情?!鼻穸饑f。

  一年365天,邱娥國幾乎天天都要到轄區里去轉轉,心里才踏實。 “當戶籍警就要姓‘戶’,要把家家戶戶連在一起,拴在一起,把百姓當親人、當父母。心中就要裝著轄區的家家戶戶,時刻幫大家排憂解難?!?這句常掛在邱娥國嘴邊的話,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從警27年,他幾乎沒有休息日。幾年前,有人給邱娥國計算過,他加班加點的時間達三萬多個小時。那時他從警25年,但實際上等于干了27年,他穿街走巷,行程1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走了三圈!

  孤寡老人的“兒子”

  1990年,邱娥國調往筷子巷派出所繼續干戶籍民警。他的案頭始終放著一冊《孤寡老人幫扶記錄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轄區一個個孤寡老人的基本情況,他們愛吃什么、愛做什么、需要什么幫助,都詳盡周全。國家每月發給他的一百元勞模津貼,他全分給了轄區章秀英、文潤英兩位老人和孤兒夏小雨;每年的大年三十,邱娥國還把徐銀娣等三位孤寡老人接到自己家,陪他們一起共度除夕。

  1996年12月10日的一個寒冷冬日,在南昌市第三醫院的一個病房里,79歲的黃糯女老人已處于生命的彌留之際。已陸續從江西景德鎮、福建省福州市等地緊急趕來的兒女們,圍著老人泣不成聲。然而,令兒女和在場親戚意外和感動的是:黃糯女面對成群的兒孫們,卻念著一個和她并沒有血緣關系人的名字——邱娥國!

  邱娥國與何俊杰、黃糯女老兩口相識于1984年。老兩口住在南昌市章江路27號,四個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時工作繁忙加上路途遙遠,只有在春節時才會回到南昌的家里與父母團聚幾天。兩位老人平時的生活就全靠他們自己來照料。

  1984年,邱娥國的家也搬到章江路27號,與兩位老人成了鄰居。邱娥國是個細心人,他看到兩位老人買米、買菜、倒垃圾、劈柴、搬煤球等重體力活全都要自己干。經了解,才知道老兩口兒女都在外地。

  “大爺、大媽,今后家里的重活就由我來幫你們干吧?!币惶?,邱娥國向兩位老人許下諾言,而讓兩位老人沒有想到的是,邱娥國一句諾言就兌現了十幾年。

  十幾年來,兩位老人買米、買菜、倒垃圾、劈柴、搬煤球等重體力活都由邱娥國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兒子“承包”了。天氣冷了,老兩口筋骨痛,手不能下冷水,邱娥國就把熱騰騰的飯菜做好端過來。過年過節,兩位老人總是與邱家老小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團圓飯。何俊杰家來了客人,吃住都由邱娥國家安排;何家的兒孫們回家過年,邱娥國家總是騰出干凈的房間,鋪好整潔的床鋪迎接他們。每當黃糯女老人的氣管炎老毛病發作時,不管是白天黑夜、刮風下雨,都是邱娥國和妻子涂荔花推著自行車把老人送到醫院……

  1998年5月,邱娥國提任為分局副政委兼筷子巷派出所指導員,職務變了,但他尊老愛幼、為民服務的初心沒有變。他仍一如既往地細心照顧轄區的孤寡老人和特困戶,無論工作多么繁忙,他都會抽空去他長期照顧的孤寡老人家走一走、坐一坐,替老人張羅家務。

  70多歲的許漢寶老人,妻子早年出走未歸,棄下幼女許珍、許鳳,生活無著落,長期依靠政府救濟維持生計。十多年來,邱娥國將許漢寶一家列為自己的重點幫扶對象。2003年3月以后,許漢寶因年老體衰,身體每況愈下,經常進醫院接受醫治,每次都是在邱娥國的精心照顧下病愈回家的。2004年1月,許漢寶老人不幸得了肺癌住進醫院,邱娥國一下班就往醫院趕,精心照料老人,為了給老人治病,他帶頭為老人捐款,多方為老人籌集醫療費。2004年4月,許漢寶老人終因醫治無效去世。邱娥國四處奔走,為老人料理后事,親自將老人遺體抱上靈車,送到殯儀館,辦理火化手續,讓老人安然入土。老人去世后,邱娥國還主動把他兩個年幼的女兒接回家照顧,幫助她們完成了大學學業。

  從警27年,他先后奉養過13名不沾親不帶故的孤寡老人,并為9位老人送終。邱娥國說:“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身為人民警察就要帶著感情去做群眾工作?!彼麑爡^孤老的無私幫扶也贏得了居民的尊敬和愛戴。

心系下崗職工成“兄長”心系下崗職工成“兄長”

  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是一個純居民區。隨著企業改制的逐步深入,轄區內的困難戶和下崗職工也逐漸增多。如何幫助這些貧困居民,邱娥國又多了一樁心事。平時工作中,邱娥國又多了一項份外的工作——做轄區下崗職工的普查并幫助這些下崗職工重新找到工作。

  從此,在邱娥國工作時總要隨身攜帶的許多本本中,多了一本“下崗人員情況登記本”。在這個本子上,邱娥國詳細記錄著轄區2000年以來下崗職工的年齡、原工作單位、家庭收入和生活情況、個人專長以及再就業的意向等等詳細情況。與此同時,在他的帶領下,筷子巷派出所對轄區下崗職工進行了一次全面、徹底的調查摸底,把下崗職工的生活情況、經歷、收入一一記錄下來,民警人手一份。

  掌握清楚了轄區下崗職工和他們家庭的基本情況后,邱娥國一邊介紹他們的專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又一邊忙著為這些下崗職工聯系再就業。在邱娥國心里,老百姓的就業是頭等大事,轄區內哪一個下崗職工的再就業一天不能得到解決,他心里就一天不能踏實。

  邱娥國了解到南昌市百帝家電城需要招聘一批員工,他立即找到這家公司,詳細地向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他轄區下崗職工的情況。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覺得工作崗位對口,一口氣就幫助安排了由邱娥國和筷子巷派出所民警推薦的十幾名下崗職工就業。這些下崗職工上班后,邱娥國平時總是詢問他們的工作情況,并叮囑他們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工作。結果,當年百帝家電城評選優秀員工,這些重新上崗的職工中,就有六人被評為“服務明星”。

  在筷子巷派出所轄區,由邱娥國或者筷子巷派出所其他民警直接關心、安排,重新上崗的下崗職工有近200人。一位在邱娥國幫助下重新上崗的居民說,“邱警官真正把老百姓當成他的親人,他就像兄長一樣真正牽掛我們的生活。”

  “邱娥國工作法”助力公安基層治理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邱娥國大膽創新勤務模式,勇于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摸索總結了戶籍民警“一圖、二本、三訣、四勤、五心”的“邱娥國工作法”?!耙粓D”即轄區平面圖;“二本”即各項工作記錄本、警民聯系本;“三訣”即各種工作方法口訣;“四勤”即勤走、勤問、勤記、勤思考;“五心”即工作要有責任心、處理問題要公心、金錢面前不動心、百姓平安記在心、為民服務要真心。他還創立了“警民聯系卡”“警民聯系牌”等便民措施,在全國公安系統推廣,為基層治理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人說,“邱娥國工作法”不僅是邱娥國在長期的公安工作中總結出的好經驗,也是他把踐行“為人民服務”,用赤誠和熱血樹立了一個新時期“人民公仆”的真實寫照。

  作為警察,打擊犯罪他也沖鋒在前。27年間,邱娥國參與偵破刑事案件500多起,教育轉化200余名“兩勞”回歸人員和違法青少年,為維護當地社會安全和穩定發揮重要作用。

  心系百姓,鞠躬盡瘁。邱娥國先后獲得過全國先進工作者、公安部一級英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第三屆“當代雷鋒”、全國敬老愛老金榜獎、全國助人為樂模范等一百多項榮譽稱號,并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他還是黨的十五大代表,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被表彰為改革先鋒人物,邱娥國說:“這不是給我個人的榮譽,這體現的是黨和國家對基層公安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的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步的認可?!穸饑呀洸辉偈且粋€人,他是全國幾百萬兢兢業業、忠誠奉獻的公安民警的縮影。我們都要向‘邱娥國’學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