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生兒頸部掛另一個“腦袋”呼吸困難,實為巨大腫瘤來滬切除
小嬰(化名)剖宮產后的首次露面,就讓在場的醫護人員嚇出了一身冷汗。
女寶寶小嬰出生于江蘇啟東,媽媽在懷孕期間常規體檢未發現明顯異常。兩周前,小嬰于當地醫院順利剖宮產,卻讓醫護人員嚇出一身冷汗。原來,小嬰的頭頸部生長了一個與嬰兒頭一般大的質硬腫瘤。
經當地醫院影像檢查顯示,患兒左頸部有一個實質性腫瘤,大小約84*62*55mm。醫生介紹,這個腫瘤生在頸部,嚴重壓迫了氣道,小嬰出生后馬上就出現了呼吸困難。

手術切除腫瘤是救命的唯一方法。然而別說是手術了,由于腫瘤壓迫著氣道,術前麻醉都是極大的難題,當地醫院束手無策。
24小時后,小嬰轉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接診醫生表示,當時發現小嬰頸部的腫瘤還在快速增大,寶寶的呼吸越來越困難,已經等不及完成全部的檢查和準備了。僅僅出生后96小時,小嬰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呼吸窘迫。

危急時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麻醉科鄭吉建、顧洪斌醫生向高難度發起挑戰,采用內徑2.5mm氣管插管成功挑開壓迫的腫瘤,建立通暢氣道。
醫院普外科陳其民教授和主任嚴志龍接過接力棒,最終完整地切除了小嬰頸部的巨大腫瘤,患兒終于轉危為安。
12月24日,出生僅4天的小嬰經歷了一場人生大劫,成功擺脫了與她頭一般大的腫瘤,小嬰順利出院。
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主體之一,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擁有一流的腫瘤多學科治療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腫瘤多學科協作治療模式,已開展全部種類的復雜性實體腫瘤手術,每年完成實體腫瘤手術病例數(年均600多例腫瘤手術,其中惡性腫瘤250多例)以及腫瘤疑難病例數(約占總病例數的1/3)均在國內名列前茅。其中,最大腫瘤直徑超過30cm,年齡最小的腫瘤患兒出生僅3天,新生兒腫瘤切除手術累計已超過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