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頂尖人工智能科學家張潼從騰訊離職,將回到學界繼續學術研究

機器學習和大數據領域科學家張潼卸任騰訊AI Lab(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一職。
1月3日,騰訊方面向澎湃新聞記者證實,張潼博士目前已不擔任公司管理職位,未來將回到學界,繼續AI領域的學術研究。騰訊表示,騰訊AI Lab將繼續在前沿技術研究與應用上的探索。
關于張潼的離職原因,騰訊方面未予說明。截至發稿,澎湃新聞記者未能聯系到張潼置評。
關于張潼的下一站,有說法是他會去香港科技大學做研究,但目前尚無法證實。騰訊方面尚未宣布AI Lab的下一任掌舵者。
騰訊內部主要有AI Lab、騰訊優圖、WeChat AI三大AI實驗室,其中于2016年成立的騰訊AI Lab為企業級AI實驗室。
2017年3月23日,騰訊宣布,任命人工智能頂尖科學家張潼博士擔任騰訊AI Lab主任。張潼作為騰訊AI Lab第一負責人,帶領50余位AI科學家及200多位AI應用工程師團隊,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這四個垂直領域。同時,基于騰訊自身的業務需求,騰訊AI Lab還會在內容、社交、游戲和平臺工具型AI四個方向進行研發與應用合作。
據當時騰訊方面發布的信息,張潼表示,“我注意到,世界范圍內的華裔人才在AI領域有很強的技術優勢,這是中國發展AI的機會。目前,騰訊AI Lab已經吸引了一批頂尖的研發人才,50余名科研人員中90%以上有AI相關博士學位和海外留學背景。我們還將通過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生態,激發AI領域的人才深度研究和探索的機會。”
在張潼任職期間,騰訊AI Lab已打造出圍棋AI“絕藝”,曾于2017年12月在圍棋AI龍星戰(AI RYUSEI)決賽奪冠,以平穩表現相繼戰勝DeepZenGo、MayoiGo、Raynz和AQ等國際領先的AI。2018年9月底,騰訊AI Lab開源“Tencent ML-Images”項目,該項目包括業內已公開的規模最大多標簽圖像數據集ML-Images,以及業內目前精度最高的深度學習模型——深度殘差網絡ResNet-101,能充分滿足一般科研機構及中小企業的數據集使用場景,降低計算機視覺研究門檻,刷新行業數據集基準。在語音研究方面,騰訊 AI Lab在2018年4月參加由IEEE主辦的全球頂級信號處理及應用大會——ICASSP 2018,入選4篇論文,又于2018年9月首次參加全球最大的綜合性語音信號處理領域科技盛會——Interspeech會議,入選8篇論文,位居國內企業前列。此外,AI Lab為騰訊各產品業務提供AI技術支撐,技術也被微信、QQ、天天快報和QQ音樂等上百個騰訊產品使用。
在加入騰訊前,張潼曾經擔任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IBM研究院研究員、雅虎研究院主任研究員,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和大數據實驗室負責人,期間參與和領導開發過多項機器學習算法和應用系統。
張潼曾參加美國國家科學院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并負責過多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資助的大數據研究項目。 此外,此外,張潼還是美國統計學會和國際數理統計學會Fellow,并擔任N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進展大會)、ICML(國際機器學習大會)、COLT(學習理論大會)等國際頂級機器學習會議主席或領域主席,以及JMLR(機器學習研究期刊)和Machine Learning Journal(機器學習期刊)等國際一流人工智能期刊編委。擁有美國康奈爾大學數學系和計算機系學士,以及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和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