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從意氣風發的18歲青年,變成微駝背的58歲“小老頭”,膠北街道于家村的馬永芹在一萬多個日日夜夜里,照顧著弟弟馬業芹。40年前,13歲的馬業芹因為強直性脊柱炎癱瘓在床,年長他五歲的哥哥從此承擔起了照顧他的責任,40年來一直不離不棄。

  “來,翻翻身上藥。”58歲的膠州市膠北街道于家村村民馬永芹對著自己癱瘓在床40年的弟弟馬業芹說,因為強直性脊柱炎加類風濕,今年53歲的馬業芹除左手外全身都無法動彈。上藥時,馬永芹需要將全身僵硬的弟弟翻過來側身躺著,自己趴在弟弟身后,一點一點地涂抹。86歲的老母親楊淑珍在一旁倚著炕頭坐著,因為年齡太大,身體衰老的她已經幫不上什么忙了。楊淑珍告訴記者,自己一共四個兒子,馬永芹排行老大,癱瘓的馬業芹是老三,二兒子和四兒子常年在外,在自己跟前伺候的只有老大馬永芹,從18歲開始,馬永芹就一直照顧著弟弟。

  “我弟弟現在全身只有左手能動一下,其他的部位都動不了,連脖子都不能轉動,我每天都要定時給他翻身、接大小便。”馬永芹說,家里一刻都離不了人。弟弟因為四十年來一直臥床,身上已經起了褥瘡,每日需要消毒上藥。因為類風濕疼痛,各個關節都貼滿了膏藥,每三天就要全身更換一次。今年58歲的馬永芹至今未娶媳婦,老母親楊淑珍深覺愧疚,“都是這個家拖累了他”。20年前,38歲的馬永芹曾在好心人的介紹下與一女子結緣,也到女方住處生活了一段時間,但由于放不下家中的老母親和弟弟,馬永芹總是得空就往家里趕,后來二人覺得不合適就分開了。現在想起來這事,楊淑珍都覺得十分遺憾。

  在全村只有一百多戶的于家村,馬永芹照顧弟弟四十年的事情幾乎家喻戶曉。不少人被馬永芹所感動。由于馬永芹兄弟二人沒有勞動能力,村里為其辦理了低保,保障基本的生活。“現在不出去打工了,干不動了,家里沒別的開銷,就日常吃飯及買藥,每年我們兄弟兩個人,加上我老母親的藥,差不多要一萬多塊錢。”馬永芹說,母親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肺炎等,需要常年吃藥。年輕的時候,馬永芹在工地干活,因為舍得出力氣,賺的收入也不少,他給家里蓋起了瓦房、置辦了各種電器,把家中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凈凈。“以前還想找個伴,現在什么也不想了,家里負擔重,也不去耽誤人家了。”老實憨厚的馬永芹將繼續照顧母親與弟弟,在有生之年,將他們陪伴、照顧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高巧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