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年前,王立啟出生在濟南柳埠九頂塔附近的一個村莊。他是家里的第6個孩子,貧困的父母無奈將他送給別人收養。43年后,臨沂的養父母已經過世,王立啟從舅舅口中得知自己是從九頂塔附近被抱養的,便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打聽。尋找幾個村莊無果后,王立啟到柳埠派出所留下信息。一位輔警看他與轄區秦家村的孫士芳長相相像,一個電話打去后,闊別43年的兄弟當天便得以相認……
兄弟面相是重要線索
1月3日下午,南部山區公安分局柳埠派出所民警接到一起特殊的群眾求助警情。與家人失散43年的王立啟請求幫助尋找親人。“他可以提供的線索有限,只知道是在九頂塔附近。家里應該有哥哥姐姐,他被送走的那年,家里大哥已經準備結婚了。”民警介紹,他們采集了王立啟的血樣以便將來作比對。
在交流過程中,輔警陳法宏覺得王立啟與秦家村一位村民孫士芳長得比較像。電話溝通后,孫士芳也表示自己的五弟在出生后不久便被送走,家里人已經尋找多年未果,年齡也與王立啟一樣。
得到這一消息后,民警馬上將王立啟帶去秦家村。孫士芳與大哥孫士俊已經早早等在村頭,三人見面后便認定對方便是自己的親兄弟,因為三人的相貌確實很相像。在孫士芳家中吃晚飯,孫士俊的手一直緊緊抓著小兄弟的手。“我們兄弟五個,還有一個姐姐。姐姐70多了,大哥68歲,我是老三,59歲了。二哥已經去世,四弟是和小弟弟最像的。”孫士芳說。
兄弟相認了,大家表示以后會經常走動。孫士俊等人期待五弟可以在過年期間“回家”探親,王立啟也計劃帶著孩子見一見親人們。
43年的尋找線索寥寥
王立啟在十幾歲的時候便知道自己是抱養的,因為養父母對他很好而且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線索。這么多年來他也沒有尋親的想法。直到1月3日上午,前一天從臨沂到濟南辦完事的王立啟去探望舅舅,因為當時領養自己是舅舅經手,而且養父母都已經去世,兩人聊起王立啟的身世。“舅舅知道的也不多,他當時是在九頂塔附近,由一個中間人把我交給他的。他只知道我出生在九頂塔附近。”
當天下午,王立啟到九頂塔附近的村莊尋訪無果,便求助了派出所,沒想到當天就找到了闊別43年的兄弟。
與王立啟的尋親路比起來,孫士俊兄弟的尋親路則崎嶇不少。
“我對小弟弟的印象不算深,長大之后聽父母和大哥說起來也經常尋找。”孫士芳說。當年因為家里窮送走弟弟是無奈之舉,父母常常念叨這個弟弟。他們也去找過當年的中間人,但沒有得到有用的線索。“這期間我們聽到線索就出去打聽,但最后都是無功而返,直到家里老人去世也沒能見到。”
1月9日,為表示對民警的感謝,孫士芳等人特意攜帶寫著“助人為樂,尋親圓夢”的錦旗送到了柳埠派出所。“特別感謝民警的幫助,謝謝他們讓我們兄弟重聚。”孫士芳說。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