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
一本《唐詩三百首》打開了僅有小學學歷的孟垂華的詩歌創(chuàng)作之路
白天走街串巷收破爛,晚上挑燈夜戰(zhàn)
5、6年以來堅持將自己經(jīng)歷的大事小事用詩歌記錄下來
將美好生活定格在詩歌當中
一本《唐詩三百首》點燃了創(chuàng)作夢
16日,記者見到孟垂華時,他的女兒通過微信的方式說到寫詩是孟垂華多年追求的夢想,為了這次采訪他在家準備了許久。

1951年出生的孟垂華今年69歲了,在家里他是老大,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當年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孟垂華在念到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輟了學在村里務(wù)農(nóng)。改革開放以后,孟垂華丟掉鋤頭買了一桿秤,走街串巷做起了收破爛的生意,這一干就是二三十年。平日,孟垂華喜歡和別人聊天,有意義的事都會記錄下來。白天干完活回來之后,晚上沒事就琢磨寫詩的事,如果當天晚上不成功,第二天接著修改,覺得差不多之后再記錄下來。
說起自己的寫詩的緣由,孟垂華像是打開了話匣子一般。從2000年左右開始,孟垂華就開始了創(chuàng)作之旅,只是沒有形成慣例,直到一個特殊契機,孟垂華開始“大量”創(chuàng)作。由于走街串巷收廢舊物品,5、6年前孟垂華收到了一本半新半舊的《唐詩三百首》,這讓他癡迷起來。沒事時就讀詩、背詩,時間長了,就開時慢慢寫詩,《唐詩三百首》成了孟垂華的“啟蒙老師”。但僅僅300首詩,并沒有讓他“吃飽吃透”,前年秋冬時節(jié),孟垂華在新華書店收集廢品時,書架上的《唐詩全集》讓孟垂華愛不釋手。但98元的定價讓孟垂華幾番糾結(jié),最終還是買了下來。
新書到了,孟垂華看的更加仔細了,不斷在書里汲取古人的智慧,看書覺得看不過癮,這讓不怎么愛看電視的孟垂華又迷上了《中國詩詞大會》,每期的節(jié)目一期不落。孟垂華說,“這些古詩詞對于我來說是一大珍寶,寫詩是我的一大愛好。”
身邊人身邊事就是創(chuàng)作題材
白天走街串巷做生意,為他的創(chuàng)作也積累了大量地素材。孟垂華說平時白天比較忙,只有在路上或者晚上抽出空來想想,“晚上臨睡前就開始琢磨,嘴里嘟囔著,構(gòu)思文章的思路。晚上想到一半就能睡過去,但也不妨礙在第二天早上繼續(xù)琢磨用那個字合適。”孟垂華說,有時候一個字之差,整篇文章的意境就大不相同。
在他琢磨已久記錄下來的16首詩歌里,奧運會、秋收、煤改氣清潔取暖等等周圍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時政熱點成為了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秋天時候,我正在外面收塑料,看見滿地的黃葉正好就靈光一現(xiàn),即興做了一首。”孟垂華一邊說著,一邊朗誦起了之前創(chuàng)作的詩歌,“瀟瀟北風吹,片片黃葉飛。堆堆環(huán)衛(wèi)掃,刻刻不息身。”到了秋收,孟垂華又根據(jù)當時地里的情景寫出了“三秋時節(jié)到,遍地機械響。種地不用愁,鐵牛來幫忙。”就這樣一件件身邊的小事用詩歌記錄了下來。
為了能讓自己收廢舊品的廣告更有創(chuàng)意,孟垂華放棄了以往大街小巷里里千篇一律的宣傳語,“‘高價回收廢冰箱廢電視’這些都沒創(chuàng)意,我自己就琢磨出來了另一個廣告語。”“收破爛,收破爛,玻璃瓶子易拉罐,塑料等等暖氣片;舊冰箱爛冰柜,布面網(wǎng)套破爛被。”說著,孟垂華開心地笑了起來又說著,“實實誠誠收廢品,平平安安做生意,腳踏三輪縣城走,新老顧客長招手”。

寫詩的過程對于孟垂華來說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候標題想好了,內(nèi)容卻寫不出來了,這時候就覺得特別不開心。”創(chuàng)作過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頸,孟垂華就會再翻閱資料,查看書籍,尋找靈感。詩歌寫完后,孟垂華就會和周圍的家人朋友分享,想聽聽他們的意見。“之前女兒和我妹妹都不想讓我繼續(xù)寫下去,白天體力活,晚上腦力活,覺得我費很多心。但是周圍的朋友都覺得這些詩歌不錯,這又是個不錯的愛好,我就想一直堅持下去。”
快書列入計劃名單 爭做相聲導演
如今,孟垂華很多的朋友都來邀詩,有開飯店的,有開照相館的,孟垂華忙的不亦樂乎。詩歌創(chuàng)作久了,孟垂華又萌生了另外一個想法,就是嘗試著寫相聲以及山東快書。“我想以收廢品為話題,寫出來一個對口相聲,爭取以后有機會讓相聲演員來表演這段,咱也當個導演。”
“神州大地紅爛漫,表一表山東無棣縣。無棣縣,齊魯大地最北邊。陽信縣是南鄰,往西一指是慶云。往東看沾化縣,東北就是渤海岸。往北看是河北,省界就是漳衛(wèi)新。說完周邊,說古跡。說古跡古跡有,聽俺慢慢說從頭。漢劉邦打天下,天大的困難都不怕。劉邦項羽爭輸贏,韓信屯兵信陽城。海豐唐朝建,尉遲公親自來查驗……”這段《贊無棣》是孟垂華暫時寫出來的,需要再多翻閱資料。孟垂華表示,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功,都要嘗試一番,圓自己多年的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張海鷹 記者 王建 邊浩玥